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杭人遊湖,巳出酉歸,避月如仇翻譯

杭人遊湖,巳出酉歸,避月如仇翻譯

杭人遊湖,巳出酉歸,避月如仇翻譯是:杭州人遊西湖,上午十點左右出門,下午六點左右回來,如怨仇似地躲避月亮。這天晚上愛虛名,一羣羣人爭相出城,多賞把守城門的士卒一些小費,轎伕高舉火把,在岸上列隊等候。一上船,就催促船家迅速把船劃到斷橋,趕去參加盛會。因此二鼓以前人聲和鼓樂聲恰似水波湧騰、大地震盪,又猶如夢魘和囈語。

杭人遊湖,巳出酉歸,避月如仇翻譯

譯文:

杭州人遊西湖,上午十點左右出門,下午六點左右回來,如怨仇似地躲避月亮。這天晚上愛虛名,一羣羣人爭相出城,多賞把守城門的士卒一些小費,轎伕高舉火把,在岸上列隊等候。一上船,就催促船家迅速把船劃到斷橋,趕去參加盛會。因此二鼓以前人聲和鼓樂聲恰似水波湧騰、大地震盪,又猶如夢魘和囈語。

周圍的人們既聽不到別人的説話聲,又無法讓別人聽到自己説話的聲音;大船小舟一起靠岸,什麼也看不見,只看到船篙與船篙相撞,船與船相碰,肩膀與肩膀相摩擦,臉和臉相對而已。一會兒興致盡了,官府宴席已散,由衙役吆喝開道而去。

轎伕招呼船上的人,以關城門來恐嚇遊人,使他們早歸,燈籠和火把像一行行星星,一一簇擁着回去。岸上的人也一批批急赴城門,人羣慢慢稀少,不久就全部散去了。這時,我們才把船靠近湖岸,斷橋邊的石磴也才涼下來,大家坐在上面,招呼客人開懷暢飲。

此時月亮像剛剛磨過的銅鏡,光潔明亮,山巒重新整理了容粧,湖水重新整洗面目。原來慢慢喝酒、曼聲歌唱的人出來了,隱藏樹蔭下的人也出來了,我們這批人去和他們打招呼,拉來同席而坐。我們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間,暢快地安睡,花香飄繞於身邊,清夢非常舒適。

原文:

杭人遊湖,巳出酉歸,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隊爭出,多犒門軍酒錢,轎伕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斷橋,趕入勝會。以故二鼓以前,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篙擊篙,舟觸舟,肩擦肩,面看面而已。少刻興盡,官府席散,皂隸喝道去,轎伕叫,船上人怖以關門,燈籠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擁而去。

岸上人亦逐隊趕門,漸稀漸薄,頃刻散盡矣。吾輩始艤舟近岸,斷橋石磴始涼,席其上,呼客縱飲,此時月如鏡新磨,山復整粧,湖復面,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坐,韻友來,杯箸安,竹肉發。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吾輩縱舟,酣睡於十裏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

《杭人遊湖》是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的一篇文章。

擴展資料

《杭人遊湖》從體裁上來看是小品文,屬於遊記,在寫景上運用了白描手法,粗線條地寫景。描寫夏天瀏覽西湖的經過,重點描寫西湖白天熱鬧的情景,着重表現形形色色的人物享受西湖美好生活的樂趣。

這篇文章寫杭人遊湖好虛名,湊熱鬧,只愛白天遊湖,不會選擇時間,白白放過西湖最美的時刻。農曆七月十五之夜,例應遊湖,杭人出於好名,則成羣結隊而出。西湖在杭州城西,遊湖須經城門,而城門關閉有定時,這一晚就多賞給守門的兵士一些酒錢,好晚些關門。

二更以前,湖上人聲樂聲,鬧成一片,“如沸如撼,如魔如吃,如聾如啞”,連下六喻,形容聲音嘈雜,含糊難辨一。這一片刺耳的嘈音,破壞了西湖月夜的靜謐氣氛。這是寫聽覺感受的不堪。

從視覺一面來説,則“止見篙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連用四個短句,將湖上密密麻麻舟船相觸,肩摩踵接的擁擠狀況形容盡致。擁擠中的人羣,哪裏還有興致賞月,見到的無非是一張張貼得很近的油汗淋漓的面孔罷了。這與其説是遊湖,不如説是趕市。

最後一段從前面第三人稱的敍述,突然轉為第一人稱的“吾輩”,敍述角度變換了,加強了主觀的抒情色彩。“始”字,很可玩味,表示喧鬧嘈雜的場面一告結束,西湖恢復了寧靜安閒的本貌,湖山美景即開始屬於“吾輩”。

一規圓月,如新磨之鏡,清光格外皎潔可愛;湖光山色,如美人重新梳粧打扮,益發顯得容光照人。此時,對景暢懷,與客縱飲。

“酣睡於十裏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富有詩意的結尾,更顯得雅韻流溢,餘香沁人。可見西湖自有其迷人之處,一被俗人點污,則一無可看;一成為雅人的世界,則處處是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2w4p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