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紅燒肉和把子肉有什麼區別嗎

紅燒肉和把子肉有什麼區別嗎

紅燒肉和把子肉有什麼區別嗎的答案是:有

紅燒肉和把子肉有什麼區別嗎

濟南傳統魯菜,早在清朝時期,魯地即流傳有用草繩捆紮五花肉,加以醬油燉煮而成的把子肉,其味入口即化,香而不膩。一般還配以其他配菜一同燉煮,如鮁魚、四喜肉丸、油炸豆腐片、蘭花幹、青椒、海帶結,麪筋、豆筋、豆皮、腐竹、腐衣、素雞片、虎皮雞蛋、黃花菜、小青菜、豆角、香腸、排骨、肘子、雞腿等。

把子肉作為山東濟南漢族名菜,屬於魯菜系。肉肥不膩,多滋多味。濟南把子肉肉要肥瘦相當,一斤切成數塊,用麻繩捆成一把,浸在醬油之中,猛火開鍋文火慢燉,其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入口有醇厚的餘香。把子肉講究用醬油來烹調,不放鹽。上乘的把子肉的精彩在於有肥肉的存在才能產生出肥而不膩的上佳口感。雖然是濃油醬赤熬製,但卻不鹹,剛好下飯。趁熱連肉帶汁澆在白米飯上,亦十分甘美。

所謂把子肉是根據孔子"肉切方正"的方法烹製,且以無醬不食的古訓,把五花豬肉切成正方形。大致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正方形塊變成了長薄片(現如今把子肉的形態),至明清時,這種長方形肉塊又被扎縛上青蒲草或馬藺草,而形成"扎把肉"形式,故稱為把子肉。據《孟子·盡心》記載,公孫丑問孟子:"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顯然膾炙是炮燔的傳承。

一道著名的大眾菜餚紅燒肉(拼音: hóng shāo ròu、注音:ㄏㄨㄥˊ ㄕㄠ ㄖㄡˋ ),一道著名的大眾菜餚,各大菜系都有自己特色的紅燒肉。其以五花肉為製作主料,最好選用肥瘦相間的三層肉(五花肉)來做,鍋具以砂鍋為主,做出來的肉肥瘦相間,香甜鬆軟,營養豐富,入口即化。

紅燒肉在我國各地流傳甚廣,做法多達二三十種,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 紅燒肉是熱菜菜譜之一,以五花肉為製作主料,紅燒肉的烹飪技巧以砂鍋為主,口味屬於甜味。紅燒肉是一道著名的本幫菜,充分體現了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點。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從這首蘇東坡的《食豬肉》詩,不難看出蘇老先生不僅是“每日早來打一碗”般的“好吃”,而且,還深諳紅燒肉“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的烹飪之道,這一切真的值得我等這些好吃紅燒肉而懶做或不會做的“好吃懶做”之徒學習。

標籤: 紅燒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kgg3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