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浣花溪記翻譯

浣花溪記翻譯

浣花溪記翻譯:出成都城南門,左邊是萬里橋。向西折行的細而美、長而彎,所見象套連的圈兒、象開口的玉環、象帶子、象圓規、象彎鈎、水色象明鏡、象碧玉、象濃綠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現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帶,然後才有“浣花溪”這一專門名稱,這是因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兒的緣故。

浣花溪記翻譯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宮。溪流一會兒遠,一會兒近。青竹翠柏鬱鬱葱葱,顯得對岸濃蔭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盡頭,遠遠望去象一片薺菜。水光樹色,清幽而絢麗,使人表裏澄徹,神清氣爽。從青羊宮以西,從三處地方溪流匯合在一起,上面建有橋,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轎伕説通向灌縣,或者這就是所謂“江從灌口來”的説法吧。

浣花溪記翻譯 第2張

溪東面住有人家,這時溪身便被屋舍遮住,不能常常看見;稍有空缺,溪水重又展現在眼前。象這樣的情形有好幾處。溪岸人家用樹枝、竹條編紮成門户和籬牆,很是齊整。走盡了橋,路旁邊立着一座亭子,題寫着“緣江路”幾個字。過了這裏就到了武侯祠。祠前有一座木板橋跨越溪身,橋上有臨水的欄杆覆圍着,到此才看見題着“浣花溪”字樣的匾額。過橋,是一片小小的陸地,象梭子那樣橫斜着插在水中,溪水四面環繞着它,沒有橋便無法通行。

浣花溪記翻譯 第3張

小洲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題字為“百花潭水”。從這座亭子折回原路,走過橋經過梵安寺,這才到了杜工部祠。杜甫的像畫得十分清朗古樸,不見得一定強求維妙維肖,但想來杜甫應當是這個模樣。還有一塊刻在碑石上的肖像,附着杜甫的傳記,是通判何仁仲在代理華陽縣令時所製作的。碑文都沒法讀了。

浣花溪記翻譯 第4張

鍾子説:杜甫的兩處居所,在成都浣花溪的,環境幽遠,在夔州東屯的,地方險僻,兩者互不相同。假如嚴武不死,杜甫就可以在浣花溪畔安然度過晚年,患難時是太需要朋友了!然而是天意要派定這位老詩人添加出夔州的一段非凡表現罷了:在艱難潦倒中流離奔波,卻仍能選擇勝地處身。

標籤: 花溪 翻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o0no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