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廬山棲賢新修僧堂記文言文翻譯

廬山棲賢新修僧堂記文言文翻譯

廬山棲賢新修僧堂記文言文記敍蘇轍遊覽廬山棲賢寺僧堂的過程,最後以議論作結,表達了作者對求道的看法。全文語言淡泊雅緻,樸素自然,簡潔暢達,然而生動形象,富於文學色彩,體現了蘇轍散文特有的風格。

廬山棲賢新修僧堂記文言文翻譯

全文翻譯:

元豐三年,我因獲罪被貶官到高安,夏季六月經過廬山。我知道那裏風景十分有名,卻不敢久留。逗留兩天,從山的南麓進入棲賢谷。谷中有很多巨石,高高聳立,互相倚靠。

溪水在石間奔流,那聲音如同雷霆,又像千百輛車同時行進,使人不由自主地產生驚懼,即使是長江三峽也超不過它。所以那橋就叫三峽橋。過了橋向東,沿着山路溪流走,那水平得像一幅白色的絲絹。一旦遇到橫擋着的巨石,匯聚成的旋渦像大車輪,旋轉激盪,顯示出水的無窮的變化。

有一個院落建在那溪流的上游,右邊靠着壁立的山石,左邊下臨溪水。他們説,雖然廬山名勝很多,這棲賢大概是數一教二的。第二年,棲賢寺的長老智遷派他的徒弟惠遷到高安見我,説:“我們這座僧堂從修建到現在已經六十年了,瓦也碎了,木也朽了,無法招待各地客人了。惠遷能夠用他辛勤勞作把它修整一新,完整雄壯,深邃嚴密,不再是原來的樣子。

廬山棲賢新修僧堂記文言文翻譯 第2張

所以,我藉着智遷、惠遷兩位和尚叫我寫文章的機會,把這個意思告訴來這裏的人,怎能沒有人瞭解呢。

內容賞析

文章構思巧妙,結構新奇,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文章的前後部分在時間上,一寫元豐三年之事,一寫元豐四年之事;在內容和表達手法上,一為寫景,一為議論。

初看起來,二者似乎沒有多大關係,但實際上形成一個對比的結構,作者將自己眼前生活的煩囂俗雜與廬山棲賢寺的優美閒適進行對比,表達了對塵俗的厭惡,對安閒恬適的嚮往,以及無論身處何地,都將求道不止的決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1wl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