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翻譯

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翻譯

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的翻譯是:用分裂來代替團結一致,這是不武。我們還是回去吧。出自春秋時期文學家、史學家左丘明創作的《燭之武退秦師》,此文記述的是秦晉聯合攻打鄭國之前開展的一場外交鬥爭,燭之武以一己之力,憑藉對時局的洞若觀火和過人的辯才,終於使鄭國免於滅亡

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翻譯

原文: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泛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説,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譯文:

晉文公聯合秦穆公包圍鄭國,因為鄭文公曾對晉文公無禮,而且還依附楚國。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泛水之南。

佚之狐向鄭文公説:"國家危險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君,秦國軍隊一定退走。"鄭文公聽了他的意見。燭之武推辭説:"臣壯年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無能為力了。"鄭文公説:"我沒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時才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亡國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答應了。

夜裏,把燭之武用繩子從城上墜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説:"秦、晉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就要滅亡了!如果鄭國滅亡對您有好處,那就值得煩勞您的屬下("敢以煩執事"又譯為:冒昧地以此事來打擾您 )。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置邊邑,您知道這不好辦,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的實力呢?鄰國實力增強,就等於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貴國使臣經過,鄭國供應他們的食宿、給養,這對您也無壞處。再説您也曾經有恩於晉惠公,他答應給您焦、瑕兩地,可是晉惠公早晨剛剛渡河回國,晚上就在那裏築城防禦,這是您所知道的。那個晉國,怎麼會有滿足的時候?它既以鄭國作為東邊的疆界,又要擴張它西邊的疆界,如果不損害秦國,它到哪裏去奪取土地?損害秦國而讓晉國得利,希望您還是多多考慮這件事。"秦伯很高興,與鄭國結盟,派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秦伯就回國了。

晉國大夫子犯請求攻打秦軍。晉文公説:"不可,如不是秦國國君的力量,就沒有我的今天。依靠過別人的力量而去損害別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國,是不智用動亂來代替整齊,是不武。我們還是回去吧!"於是晉國也撤離鄭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glx3x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