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清明節紀念的是誰

清明節紀念的是誰

介子推。在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被人陷害而流亡國外,生計難尋。

餓的暈倒在路上,此時,隨臣介子推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清明節紀念的是誰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可此時,以前捨命救他的介子推卻早已病死,為了紀念他,晉文公將他死去的日子定為清明節,並流傳至今。介之推是春秋時代晉國的忠臣,又名介子推,作為不慕虛名,不計報酬的晉國國君晉文公的忠厚臣僚,留下了很多故事,被民間社會廣為傳頌。如“割股奉君”、“功不言祿”、“功成身退”。

傳説文公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國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為火禁日,禁止煙火,僅食寒食,並從此形成了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節日“寒食節”。雖然寒食節的真正起源並非來自於此,但將紀念介子推作為寒食節起源的説法卻更為流行,甚至後來寒食節逐漸被清明節取代,許多人又把紀念介子推作説成清明節的起源。據《史記》記載,在重耳得到秦繆公相助,得以返國時,與介子推一起追隨重耳19年 的咎犯擔心先前出奔在外,多有犯冒犯重耳之處而假意請辭。

介子推認為晉君歷盡艱險,重返王座,乃上天相助,咎犯身為臣子,攜功要君,惺惺作假,早有歸隱之意的介子推恥與其為伍,於是藉此機會歸隱鄉間。晉文公登基後,按功績對臣子一一封賞,卻唯獨漏賞了介子推,“推亦不言祿,祿亦不及”,有人為介子推的遭遇抱不平,將一首詩掛在宮門口: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

晉文公見後,派人召介子推,得知介子推已攜老母隱入綿山,於是將綿山之地封與介子推,並改名“介山”。由於介子推的忠心耿耿和淡泊名利,一直是中國古代社會極力推崇的的高尚品質,所以介子推在歷朝歷代都得到了很多的讚譽。民間修建了許多祠堂廟宇,以慰籍介子推的在天之靈。

宋天禧元年(1017年),宋真宗詔封介子推為潔惠侯。

清明節的來歷,它是紀念誰的

清明節是紀念介子推的,在每年公曆4月5日前後。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

流亡期間,只剩下介子推等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

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烤熟了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

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哭。裝險時,從樹洞裏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在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被人陷害而流亡國外,生計難尋。

餓的暈倒在路上,此時,隨臣介子推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可此時,以前捨命救他的介子推卻早已病死,為了紀念他,晉文公將他死去的日子定為清明節,並流傳至今。擴展資料晉國百姓每逢介子推去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麪粉和着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的上方,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

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

相傳,清明節是晉文公為了紀念其功臣介子推而設立的,但是並沒有直接的文獻記載,真假有待考證。 我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比如説端午節和清明節,大家都知道端午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文學家屈原的,那麼你知道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嗎?下面我就來跟大家説一説。

詳細內容 01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鬥指乙(或太陽黃經達15°)為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公曆4月5日前後。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清明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説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期內。 02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03 清明節氣點:鬥指乙;太陽黃經為15°;於公曆4月04-06日交節。“二十四節氣”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來確定,斗柄從“寅位”開始,然後順時針旋轉,當斗柄指向“乙位”時,為清明節氣。

漢代至清初採用“平均時間法”劃分節氣,將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分割為24段(每段15日),以冬至日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清明節氣從冬至日算起,即在冬至後第105天。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於三百多年前訂立的“定氣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依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當太陽黃經達15°時,為清明交節點。時至清明,在黃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帶地域已氣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

“清明”的含義是氣候暖和,草木萌動,杏桃開花,處處給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榮的感覺。 04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説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

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於是又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05 在文獻記載中,介子推確有其人,但在《左傳》、《史記》等史書的記載中,並沒有介子推被焚山而死的情節。

並且,寒食節起源於紀念介子推,這一説法最早也要到兩漢之交才有記載(見於桓譚《新論》)。許多學者認為這是後人為了解釋寒食節附會而來。據考,清明節的起源其實與介子推無關。

清明作為一個春祭大節,遠在周代之前已經確定。中國地域遼闊,先秦時期南北風俗各異,文獻上主要記載北俗,唐代是各地墓祭風俗融合時期,此後清明節的墓祭節俗漸出現於文獻上。在歷史發展演變中傳統節日大多會被附會一個傳説作為“起源”,但實際考察,這些説法遠遠晚於節日誕生,是後世構建出來的。

清明為了紀念誰

紀念屈原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

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迎接伍子胥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説,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

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紀念女曹娥此説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清明節紀念哪位名人

只要説起清明節,大家一定想到的就是杜牧的那首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我們都知道清明節是我們國家的節日之一,則,清明節紀念哪位名人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這個節日的習俗吧!每年的4月5號就是清明節,還叫行清節、三月節。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一個傳統節日。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傳説中是晉文公紀念介子推而設立的一個節日。

在清明節這天大家都會緬懷先烈、祭拜祖先,寄託了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之情,以此找到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更好的提升自己,實現生命的價值,為後代樹立榜樣。 清明節風俗習慣有許多,有掃墓、踏青、插柳、遊樂、拔河、植樹、放風箏、鞠躬、盪鞦韆、禁火寒食等。而掃墓則是清明節最主要進行的一項風俗習慣,大多數人都很側重給先祖掃墓。 但是掃墓也是有講究的,墳墓有新墳和舊墳,新墳一般説的是下葬未超過3年的墓地,對於新墳墓掃墓的時間都是有要求的,第一年是選擇在清明節前10天的某天吉日進行,新墳的第二年上墳的時間要在清明節當天,墳墓埋葬滿3年,掃墓應選擇在清明節之後10天裏的某天,這天也需選擇個吉日。

掃墓時間一般是早上到中午這段時間,到了之後給墳墓上一些新土,清理一下墳墓上的雜草或者是插上幾根新綠的枝條在墳墓上,然後上香。一般是用三根香和兩隻蠟燭,將帶過去的水果、酒、食物等的貢品擺在墓碑前。還可以帶一些鮮花上供,花一般是選擇菊花,白色的和黃色的都可以,目前也是比較常見的上墳用的。

除此之外,鬱金香和康乃馨也可以用於祭祀。然後燒紙錢,扣頭祭拜,最後送別的方式是放鞭炮。另外也要在四處燒一些紙錢給當地的山地山神祭拜一下。

如果墳墓的埋葬時間超過了三年,上墳時間是在清明節前十天內的選一天去,上墳當天要在太陽出來之前去,也就是五更時分。傳聞是這個時間點天還未亮,所以已故的人們才敢來吃上貢的貢品。通常來説,清明節當天掃墓需要在下午三點之前完成,早上最好是五點到七點掃墓上墳,這個上墳的時段是比較好的。

有的人居住在城市,因為離的遠或其他原因不能親自去墳墓掃墓,可以選擇在十字路口或者是河邊等地方燒紙錢朝着自己祖先的方位跪拜,用這種方法表達對逝者的思念之情。 以上就是對清明節的來歷、寓意,清明節風俗的全部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清明節紀念誰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凝聚着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

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清明節歷史悠久,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據考古發掘,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現了萬年前的墓葬,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萬年前已具有明確的有意識墓葬行為與禮俗觀念。“墓祭”禮俗有着久遠的歷史源頭,清明“墓祭”是傳統春季節俗的綜合與昇華。

上古干支曆法的制定為節日形成提供了前決條件,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禮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節俗豐富,歸納起來是兩大節令傳統: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遊、親近自然。清明節不僅有祭掃、緬懷、追思的主題,也有踏青郊遊、愉悦身心的主題,“天人合一”傳統理念在清明節中得到了生動體現。

經歷史發展,清明節在唐宋時期融匯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標籤: 清明節 紀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zh-mo/ls/8yng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