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清明是為了紀念誰

清明是為了紀念誰

介子推。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

清明是為了紀念誰

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介之推是春秋時代晉國的忠臣,又名介子推,作為不慕虛名,不計報酬的晉國國君晉文公的忠厚臣僚,留下了很多故事,被民間社會廣為傳頌。如“割股奉君”、“功不言祿”、“功成身退”。傳説文公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國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為火禁日,禁止煙火,僅食寒食,並從此形成了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節日“寒食節”。

雖然寒食節的真正起源並非來自於此,但將紀念介子推作為寒食節起源的説法卻更為流行,甚至後來寒食節逐漸被清明節取代,許多人又把紀念介子推作説成清明節的起源。介子推的出身事蹟見諸文獻的極少,僅有奉公子重耳出亡一事。“驪姬之亂”後,晉公子重耳為了躲避禍害,避難奔狄,隨行賢士五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

此後,介子推一直追隨重耳在外逃亡19年,輾轉周折,備歷艱難險阻。重耳最終能返回晉國,成為日後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介子推也盡了犬馬之勞。另據《韓詩外傳》記載,重耳逃入衞國國境時,頭須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

重耳無糧,飢餓難行,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養重耳。在重耳落難之時,介子推如此肝腦塗地,忠心耿耿,也成就了他的忠義之名,史稱“割股奉君”。介之推是春秋時代晉文公的臣子,驪姬之亂髮生時,他跟隨重耳出奔,但是當晉文公即位時,晉文公忘記了他的功勞,而且他不敢向晉文公請求俸祿賞賜,所以他感到委屈。

他決定和他母親隱居在沒有人知道的地方。晉文公後來發現自己的錯,但是他找不到介之推,因此把一塊田奉給介之推,作為他的祭奠。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山西省介休市綿山。晉獻公時,晉國宮廷內訌,公子重耳出逃衞國,衞國不敢收留,於是逃往齊國,途中無食物可吃,只好吃野菜充飢。

重耳自幼長在宮中,咽不下野菜。其中有個侍從叫介之推,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煮成湯端給重耳喝,説是麻雀湯。重耳喝完後連稱味道好,後來在趕路時,重耳發現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經過追問才明白真相,重耳感動不已,並許諾回國後定當重賞介之推。後來,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到了晉國,平定了叛亂並當上國君,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

跟隨他出逃的人都得到了封賞,而晉文公唯獨忘了介之推,介之推遂認為自己無功,即使自己不割肉,晉文公一樣會被別人幫助當上國君。於是帶着老母歸隱山林,躲進了綿山。有人為其鳴不平,便作詩來諷刺晉文公忘恩負義,這首詩在市井流傳開來,並很快傳到了晉文公耳中。晉文公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親自帶着大臣們前往綿山迎介之推出山為官,介之推不從,趙衰、狐偃等人非常嫉妒,便獻奸計,告訴晉文公説三面燒山,介之推是孝子,為了母親必定下山。

晉文公不知是計,信以為真,而趙衰、狐偃等人卻四面燒山,大火燒了七天七夜,等火滅的時候,晉文公率人上山尋找,卻發現介之推與老母親抱着一棵大樹被燒死了。文公悲痛難忍,敕令子推忌日百姓不得焚火煮飯,只吃寒食,遂為寒食節。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

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説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

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裏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於是又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清明節簡介: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

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着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的習俗為祭祖和掃墓的。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是一個懷念故人的日子,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誰?

清明節不是為了紀念某位歷史人物,而是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的禮俗。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擴展資料:在廣東的清明節時期有行清與踏青的習俗。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遊、親近自然,行清則是一家或一族人約定時間齊齊去掃山。

在每年拜山時,首先將祖墓周圍的雜草清除,然後扎紙,擺上祭祖金豬、雞鴨魚肉、鮮果糕點、酒水等貢品進行拜祭。完成了拜祭儀式後,就地切燒豬配以鮮果茶點聚宴,或野炊,又或回家聚宴。清明節在廣東是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一些地方自古就有舉行清明會、吃清明宴的習俗,全族男女老少都參加,場面宏大、熱鬧非凡。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誰

為了紀念介子推。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今山西介休市)人,生於聞喜户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

死後葬於介休綿山。

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並立廟祭祀,由此產生了(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歷代詩家文人留有大量吟詠緬懷詩篇。人物生平公子重耳是晉獻公的兒子,晉獻公的寵妃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承王位,就設計謀害了當時的太子申生,太子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也就是公子重耳,成為了驪姬最大的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為了躲避殺身之禍,公子重耳只能逃到其他國家避難,介子推就是追隨公子重耳逃亡的人之一。

起初公子重耳逃到衞國,衞國不敢收留,於是公子重耳不得不改去齊國,途中一個侍從偷走了所有的乾糧和盤纏逃入了深山,這樣重耳一行人就沒有食物了,他們只能靠吃野菜樹皮充飢,還必須不停地趕路,公子重耳自幼在宮中長大,咽不下野菜,身體一天天消瘦,終於有一天病倒了。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的一塊肉,煮成湯給公子重耳喝,説是麻雀湯,公子重耳喝過湯之後果然恢復和許多的氣力,後來發現介子推走路一瘸一拐,才知道原來介子推割肉奉主,公子重耳感動不已,一路上靠着介子推的悉心照料成功的逃到齊國,這就是“割骨奉君”的故事。後來公子重耳得到了秦國的支持,回到了晉國,奪回了王位,公子重耳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

之前追隨公子重耳出逃的人都得到了重用和封賞,而晉文公唯獨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也認為自己沒什麼功勞,即便自己不割肉奉主,公子重耳一樣可以逃過大難當上晉文公。於是介子推就帶着母親隱居山林,躲進了深山裏。可介子推的“割骨奉君”的故事已在民間流傳開來,不久便傳到了晉文公的耳朵裏。

晉文公也意識到介子推對自己有大恩,自己卻忘記了介子推,後悔不已。於是親自帶人到深山裏找尋介子推,可山林太大,數次都無功而返,之後有人獻計説,可以三面燒山,介子推必從山裏出來。晉文公信以為真下令燒山,大火燒了七天七夜,卻不見介子推下山,等火燒完了,晉文公帶人上山尋找,卻發現介子推與母抱着一顆大柳樹被燒死了。

晉文公痛哭流涕、悲傷至極,在柳樹底下就地安葬了介子推母子,並下令介子推的忌日百姓不得焚火煮食,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第二年晉文公上山祭拜介子推,行至墳前發現介子推死時抱着的那顆柳樹死而復活了,長出了嫩綠的枝條,晉文公看着復活的柳樹就像看見介子推一樣,折了一條柳枝帶回宮去,插在門前,意為天天可以看見介子推,又把這個叫做“清明節柳”,為了紀念介子推民間自此也有了折柳枝插於門前的習俗,後來逐步演化為傳統節日清明節。拓展資料據考,清明節的起源其實與介子推無關,清明作為一個春祭大節,遠在周代之前已經確定。中國地域遼闊,先秦時南北風俗各異,各地很多節俗活動在當時文獻上鮮有記載。

在歷史發展演變中傳統節日大多會被附會一個傳説作為“起源”,但實際考察,這些説法遠遠晚於節日誕生,是後世構建出來的。

清明節的來歷,它是紀念誰的

清明節是紀念介子推的,在每年公曆4月5日前後。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

流亡期間,只剩下介子推等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

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烤熟了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

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哭。裝險時,從樹洞裏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

清明為了紀念誰

紀念屈原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

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迎接伍子胥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説,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

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紀念女曹娥此説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標籤: 清明 紀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zh-mo/ls/rw664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