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有關而取的知識大全

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翻譯
  • 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翻譯

  • 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翻譯是:因此,秦人輕而易舉地奪取了黃河以西的土地。【出處】:《過秦論》——西漢·賈誼【原文】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
  • 5233
拱手而取是什麼意思?
  • 拱手而取是什麼意思?

  • 意思是:拱手:兩手合抱在胸前。指取來毫不費力成語名字:拱手而取成語發音:gǒngshǒuérqǔ成語解釋:拱手:兩手合抱在胸前。指取來毫不費力成語出處:漢·賈誼《過秦論》:“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常用程度:一般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容易得到成語結構:偏...
  • 24472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是什麼意思
  •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是什麼意思

  •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的意思是:在廣博讀書而簡約審慎地取用,在深厚積累之後慢慢地釋放出來。厚積:指大量地,充分地積蓄。薄發: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博觀:指大量的看書,多多閲讀,瞭解事物。約取:指少量的慢慢的拿出來。這句話出自: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雜説《稼説送張琥》。整體...
  • 5098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是誰寫的
  •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是誰寫的

  • 荀子。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意思是靛青是從藍草裏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荀子(約前325—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故又稱荀卿,漢代避宣帝諱而改稱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早年遊學於齊,學問博大,曾三次擔任當時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
  • 11733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的意思
  •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的意思

  • 1、“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的意思是:廣泛地閲覽而簡要地吸取,豐富地積累而精當地表達。2、該句用以説明文人應有的治學之道,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稼説送張琥》。3、原文:曷(盍)嘗觀於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餘。4、其田美而多,則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餘,則種之...
  • 16286
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是什麼意思
  • 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是什麼意思

  • 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的正確説法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全句的意思是:第一次擊鼓振作了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低落,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枯竭了。這句話出自於:《左傳·莊公十年》的《曹劌論戰》。講述了曹劌在長勺之戰中對此次戰爭的一番評論,並在戰時活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
  • 8745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意思
  •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意思

  • 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意思是:靛青是從藍草裏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2、出自先秦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3、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4、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5、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
  • 16407
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的作者是誰
  • 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的作者是誰

  • 1、語出《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2、青,是指靛青,即靛藍;藍是指藍草--可以用於製做靛藍染料的數種植物的統稱,如菘藍、蓼藍、木藍等。3、青從藍草中提煉出來,但顏色比藍草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但比水更冷。4、荀子用青與藍、冰與水的關係來比喻學...
  • 11858
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是什麼意思
  • 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是什麼意思

  • 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意思是:從藍草裏提取的,然而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該句出自《勸學》是戰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荀子創作的一篇論説文,是《荀子》一書的首篇。原文選段: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
  • 22457
然而然而 什麼意思
  • 然而然而 什麼意思

  • 然而然而的意思是:然而,連詞。指從另一方面來説。表示轉折關係。見《左傳昭公十五年》臣豈不欲吳,然而前知其為人之異也。然而,連詞。連接分句,表示轉折。連接的兩部分意思相反。猶言如此,不過,如此,但是。有的説這是命該,有的歎死者可憐。中文名:然而外文名:yet拼音:rán&eacu...
  • 29384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是什麼句式
  •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是什麼句式

  • 狀語後置。這句話出自荀子的《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意思是靛青,是從藍草裏提取的,然而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之,代詞,代青。而,連詞,錶轉折關係,卻。於,從。原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
  • 23891
然而然而代表什麼
  • 然而然而代表什麼

  • 1、然而然而代表轉折關係,出自《左傳·昭公十五年》:“臣豈不欲吳,然而前知其為人之異也。2、”清·袁枚《祭妹文》:“然而汝亦不在人間。3、”近義詞:但是、可是、然則。4、示例:我登上雄偉壯麗的長城,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5、張老師工作很辛苦,然而從來不叫苦。6、小草看上去很...
  • 26138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意思是什麼
  •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意思是什麼

  •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意思是:靛青是從藍草裏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出自先秦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
  • 3650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是什麼意思
  •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是什麼意思

  •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意思是:靛青這種染料是從藍草裏提取的,然而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出自戰國荀子的《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
  • 30617
捨生而取義者也的而是什麼意思
  • 捨生而取義者也的而是什麼意思

  • 捨生而取義者也的而:連接詞,表順承。該句出自《孟子·告子上》的《魚我所欲也》。原文選段: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
  • 6862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佛達的意思
  •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佛達的意思

  • 最佳答案為:意思是要引導學生,但決不牽着學生的鼻子;要嚴格要求學生,但決不使學生感到壓抑;要在問題開頭啟發學生思考,決不把最終結果端給學生。。1:這句話的意思:要引導學生,但決不牽着學生的鼻子;要嚴格要求學生,但決不使學生感到壓抑;要在問題開頭啟發學生思考,決不把最終結...
  • 5334
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什麼意思
  • 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什麼意思

  • 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的意思是:第一次擊鼓振作了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低落,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枯竭了。這句話出自《左傳莊公十年》中的《曹劌論戰》。《曹劌論戰》講述了曹劌在長勺之戰中對此次戰爭的一番評論,並在戰時活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擊退強大的齊軍的史實。...
  • 16354
取而代之是什麼意思
  • 取而代之是什麼意思

  • 取而代之指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現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這個詞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原文節選: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樑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樑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樑以此奇籍。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
  • 17079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含義
  •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含義

  • 意思是:靛青,是從藍草裏提取的,然而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冰,是水凝結而成的,然而卻比水更寒冷。這句話出自《勸學》,《勸學》是戰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荀子創作的一篇論説文,是《荀子》一書的首篇。原文節選: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
  • 6496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是什麼意思
  •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是什麼意思

  •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意思:靛青,是從藍草裏提取的,然而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出處:戰國荀子創作的一篇論説文《勸學》。相關原文片段: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
  • 30231
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的意思是什麼
  • 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的意思是什麼

  • 意思是:靛青,是從藍草裏提取的,然而卻比藍草的顏色更青;冰,是水凝結而成的,然而卻比水更寒冷。最先出自荀子的《勸學》,荀子用靛青比喻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的後起之秀,而用藍草比喻他們的老師或前輩。青:靛青,青色顏料。藍:蓼藍,一種可以提煉顏料的草。靛青是從蓼藍裏提煉出來的,但是顏色...
  • 2187
環而攻之而不勝的而是什麼意思
  • 環而攻之而不勝的而是什麼意思

  • 環而攻之而不勝的意思: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而的意思是表順接。之應該是代詞,指代"城。環而攻之而不勝的出處:孟子《孟子·公孫丑下》。原文: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
  • 22401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出自哪裏
  •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出自哪裏

  • 荀子·勸學。《勸學》是戰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荀子創作的一篇論説文,是《荀子》一書的首篇。這篇文章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説了有關學習的問題,較為系統地體現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闡明學習的重...
  • 19732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意思是什麼
  •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意思是什麼

  • 靛青是從藍草裏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出自先秦荀子《勸學》(節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
  • 18385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什麼意思
  •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什麼意思

  • 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出自戰國時期,莊子的《逍遙遊》意思是説:宋榮子,這個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稱讚他,他並不因此就特別奮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誹謗他,他也並不因此就感到沮喪。他認定了對自己對外部的分寸,分辨清楚榮辱的界限,就覺得不過如此罷了。《逍遙遊》是《莊子》...
  • 29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