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是什麼意思?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厭:滿足;膾:細切的肉。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製細做。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成語發音: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成語解釋:厭:滿足;膾:細切的肉。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製細做。

成語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鄉黨》:“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成語繁體: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複句式;作分句;含褒義,形容食物要精製細做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句:“割不正不食”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規矩,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條令卻有些稀奇。(魯迅《南腔北調集 由中國女人的腳……》)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什麼意思

意思:厭:滿足;膾:細切的肉。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製細做。

出自:《論語·鄉黨》

原文:“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釋義:齋祭時用的食品不能像尋常飲食那樣,用料和加工都要特別潔淨講究。參加齋祭的人要離開家居之所居宿到齋室中。現祭的飯要儘可能選用完整的米來燒,膾要切割得儘可能細些。

擴展資料

孔子的八字主張,是他就當時祭祀的一般原則而發的,因此只能放到他關於祭祀食物要求和祭祀飲食規矩的意見中去了解。孔子主張祭祀之食,一要“潔”,二要“美”(視祭祀者條件而定),祭祀之心要“誠”,有了潔和誠,才符合祭義的“敬”字。

“精”“細”二字,要放到孔子的時代的生產力水平和生活條件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精者,善米也”孔子主張的“精”是鑑於一般人常食粗礪的脱粟,主張祭祀應選用好於礪米的米。“膾”是肉類切後生食的,為使生肉儘可能除腥味,就必須切的薄些,細些,味道才能更可口,也便於咀嚼和消化。

孔子的論述,正體現了他主張恪守祭禮食規以示敬、慎潔、衞生的完整思想和文明科學的進食原則。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意思是什麼?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意思是切細的魚和肉。糧食舂得越精越好,魚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非常講究飲食。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如今被現代人解釋成在吃的方面要非常講究,米越精緻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其實,這是對孔子的誤解。

這句話出自《論語·鄉黨》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殪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從上下文連貫起來看,這句話應該放到孔子對祭祀食物的要求裏去認識,它不是孔子對日常飲食的講究。

這就有個對祭祀的理解問題。孔子被有些人解讀成無神論者,但如果孔子不信神,他為什麼祭祀哪?而且,孔子最看重的就是祭祀祖宗與天地神明。其實,真實的孔子虔信神靈,在《中庸》中孔子寫道,普通人看不見神,聽不到神,但鬼神主宰造化,因此他強調對鬼神的祭拜要齋明盛服, 孔子説祭神如神在,雖然看不到神,祭祀時,也要如同神在眼前一樣敬畏。

所以,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應該是指祭祀的食物,不能像尋常飲食那樣處理,祭祀的米要飽滿完整,儘可能精細,肉儘可能切得薄與均勻。食物原料與加工講究潔淨與切割方式,都是恪守祭禮食規,以示對祖先,神靈的虔誠,如此才能達到儒家的盡仁盡禮。

普通人大多貪圖美味,為滿足口腹之慾,常常極盡其奢,食物不好吃就少吃或不吃,但孔子除祭祀以外,對吃並不講究,飯食不因精緻而多吃,肉類不因細美而飽食。吃粗糧充飢,喝生水解渴,枕着胳膊入睡,照樣樂在其中。君子食必有節,怎麼會倡導食物做得精緻就多吃呢?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意思。

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意思是:糧食越精緻越好,肉類切得越細越好。

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論語·鄉黨第十》

原文為:

齊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食饐而潔,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惡臭不食。

翻譯:

齋祭時用的食品不能象尋常飲食那樣,用料和加工都要特別潔淨講究。參加齋祭的人要離開家居之所居宿到齋室中。現祭的飯要儘可能選用完整的米來燒,膾要切割得儘可能細些。

飯傷了熱濕、甚至有了不好的氣味,魚陳了和肉腐爛了,都不能吃;色澤異樣了不能吃,氣味不正常了不能吃。

擴展資料:

成語舉例

孔子的一生,僅只有三年做官,晚年受到了一些禮遇,而從總的來説,他的一生仍是一個“布衣”,一個雖不“賤”卻比較“貧”的人。所以就孔子的政治地位和飲食生活當屬“國人”,其大部分時間的飲食僅僅只能果腹而已。

孔子生活的年代,在中國飲食文化發展中雖然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堪稱飲食文化的奠基期,但就其烹調工具、方法、食品結構、飲食習慣和風格來看,還是低級和粗糙的。

不難看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真正涵義,主要是指在做祭祀用的飲食時,應選用上好的原料,加工時要儘可能精細,這樣才能達到盡“仁”盡“禮”的意願。可見,孔子的飲食思想是與祭祀相聯繫的,是建立在“禮”、“仁”的崇儒重道基礎之上的。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着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n2j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