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老子思想與孔子思想的區別

老子思想與孔子思想的區別

孔子和老子都是生活在春秋時代的思想家,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學術思想。那麼老子思想與孔子思想的區別是什麼呢?

老子思想與孔子思想的區別

這兩種思想最大的區別就是思想門派不同,老子創立的是道家思想,而孔子是創立的儒家思想。

1、儒家以人為中心,強調人的社會性;道家不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自然性。

2、儒家以天為至高存在,凸顯歷史背景;道家以道為至高存在,展現宇宙視野。

3、儒家期盼天人合德,從向善到擇善到至善,道家則希望與道合一。

孔子思想就是有責任感,在社會上盡好自己的責任;老子思想就是不受拘束,自由地生活。


孔子與老子的思想差異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老子是道家的創始者.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不同可以概括為儒道兩家的主張不同.我們可以用三個簡單的概念來分辨儒家與道家的不同.

第一,儒家以人為中心,強調人的社會性;道家不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自然性.

第二,儒家以天為至高存在,凸顯歷史背景;道家以道為至高存在,展現宇宙視野.

第三,儒家期盼天人和德,從向善到擇善到至善,道家則希望與道和一.

一個人如果喜歡不受拘束,自由選擇他的生活方式,就這一點而言,顯然比較傾向道家,而儒家就是要我們在社會上盡好自己的責任,所以儒家有一種責任感,壓力比較大

對消費,孔子主張禮的等級規範、仁義的道德約束、寧儉的行為準則;老子則提倡道的法則.不欲的心理約束、知足的行為準則.兩者都傾向於黜奢崇儉,體現了中國傳統消費思想的主要特點.比較而言,孔子強調倫理道德,老子強調自然無為,從而反映出學派特色與思想內涵的不同.

孔子和老子在義利觀上有相近之處,包括把利進行劃分,強調要愛惜民利,指出了精神對物質的能動作用.但更多的還在於區別和差異上,主要表現在義對利的作用認識、利的等級適用、對待社會發展的態度和義利觀的性質等諸方面

孔子與老子的思想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孔子與老子思想最大的區別在於孔子贊成“有為”希望“入世”而老子主張“無為”希望“出世”。

孔子在整理《周易》時就整理出其中“剛健有為”的思想,指出君子應該“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孔子從公元前497年(55歲)到公元前484年(68歲)周遊列國,雖然沒有任何統治者願意接受並踐行他的政治理想,但是他還是堅持不懈地為此奔波,抱着一種盡人事聽天命的態度努力説服世人接受自己的“仁”學。

老子則主張順應自然,不要勉強自己,不要試圖用人力去改變世界。在《老子》(《道德經》)一書中,老子多次提出“無為”的概念,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無為無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的政治思想中,“小國寡民”並且“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社會(實際上是經過美化的原始社會時代,“國”實際上是氏族部落)才是最理想的社會。老子始終要求世人要懂得順應“道”,遵循自然規律,不要“有為”(即用人力去破壞道)。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有何異同

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之間的關係相當複雜,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加以分析,其中較為明顯的不同之處是:儒家的思想主要是人、社會、有為、人的責任,而道家思想講的是天、自然、無為、人的解放。

儒道兩家作為中國的本土文化,一剛一柔,一陰一陽,一社會一自然,一有為一無為,一責任一解放,既對立又互補,共同鑄就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處世精神,匯成東方思想智慧的不竭源泉。

一、人和社會與天和自然

對於人和社會,儒家思想講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而道家思想講的則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天和自然。

儒家思想的講求的是人道,孔子主張恢復到周,孟子主張恢復到堯舜,儒家主張用“德”來整治天下,達德以求道。而道家思想講求的是注重天道,老子主張恢復到原始氏族社會,用“道”來整治天下,要做就做最好的,善於在宇宙的背景中思考,但最終也落實到社會中來。正如《老子》一書中,主要篇幅還是談論社會、政治與人生,有的還是直接談論社會政治與人生。最終也是要為社會、政治與人生求得天道觀方面的依據和指導。因而,道家對此的關注熱情與儒家是不相上下的。同時,道家成為儒家學説的互補。儒家思想關注的中心是人和社會,是人類永恆的課題,但仍然對宇宙各種現象有自己的解釋,而且相信人間各種道德禮節都源於形而上的宇宙自然規律,而人則通過踐行這些道德禮節來達到天人合一。

二、有為與無為

儒家的思想是“有”,道家思想則是“無”。儒家的“有”在前,道家的“無”在後,二者的邏輯關係是不可易位的,否則,道家的“無”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同黑格爾觀點不同的是,儒家的“有”並不是由於缺乏規定性而自覺地轉化為“無”的,相反的,它恰恰是由於過多的規定性而需要用“無”來加以消解,以實現一種歷史性的迴歸。

儒家思想講的是入世的有為而治,而道家講的則是無為而無不為的出世。但儒家的“有為”和道家的“無為”本質一樣,都是主張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差別之處主要是立論針對的“時”的不同。一個“時”是治世,一個則是亂世。

儒家的“有為”表現在天下有道的時候,要積極有為。而所謂的“有為”,其實也就是“無為”,即“不得不為”或“無所為而為”,因為儒家的“有為”都是順應自然要求的“有為”,或是類比自然的“有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是對這種“有為”的最好註釋。因為按照這句的意思,君子之所以自強不息,是由於“天行健”君子之所以要厚德載物,是因為“地勢坤”,這就説明,君子之所以積極有為,並不是現代所謂的發揮“主觀能動性”,而是順應自然、循法天地而不得不然的舉動。

道家的“無為”表現在天下無道的時候,即亂世。所謂天下有道,就是天下大治所謂天下無道,就是天下大亂。所謂的“無為”是不要“妄為”,就是不要增加人在自然大化中虛妄的行動,即追逐私慾、私利,從而破壞整體的和諧和共生,而要求人的一切行為、價值都要順應和服從自然大化,與自然和諧,與羣體和諧。道家思想的影響看起來似乎比較弱,但其實不然,這和道家總體秉持的無為思想有很大關係。歷史上很多儒生,很多官員上朝時用儒家一套,而下朝後卻膜拜佛道兩家。黃老哲學,清靜無為也是很多中國人的秉性。道家是無為而無不為三、人的責任與人的解放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儒家思想對人的責任的主張,而道家思想講的則主要是政治渺小藝術永恆,重在追求人的解放。儒家思想最根本的是其講究綱常倫理的世俗性,也就是説其目的在於為世俗社會立一個規矩,而道家思想的內核卻不在於此,道家思想更多的是一種個人安身立命的理念。儒家的人生觀,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業為價值取向,內以修身,充實仁德,外以濟民,治國平天下,這便是內聖外王之道。其人生態度是積極進取的.對社會現實有強烈的關切和歷史使命感,以天下為己任,對同類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達則兼善天廠,窮則獨善其身,亦不與濁俗同流合污,在生命與理想發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時,寧可殺身成仁,告生取義,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觀,以超越世俗人際關係網的圖絆,獲得個人內心平靜自在為價值取向,既反對心為形役,透外物面不反,又不關心社會事業的奮鬥成功,只要各自順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擾,必然自為而相因,成就─和諧寧靜的社會,相孺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其人生態度消極自保,以免禍全生為最低目標,以各安其性命之情為最高目標。或院于山林,或陷於朗市,有明顯的出世傾向。儒家的出類拔萃者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為清修隱者。

漢代大儒董仲舒,援引陰陽五行學説建立了以“天人感應”為核心的神學體系。他不僅是一個“天人感應”、“陰陽災異”的宗天神學家,而且還是神仙方術的鼓吹者。不僅以神祕的陰陽五行學説附和儒家經義,還創造了祈天求雨、登壇作法,弄神作怪,簡直讓人分辨不出他到底是儒生還是道士。這典型的事例,正好説明儒道雖是不同的兩個思想文化流派,對立排斥只是—個方面,而更多的是相互依存、吸收和攝融的互補結構。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所表現的互補是哲學理論思維方面的互補。儒道互補從整體上影響了中國文化,使中國文化具有了與西方文化不同的長達兩千多年的人文主義精神傳統,並使中國文化帶有重人羣之和和重自然之諧的特色,推動了中國文化向着內涵深厚的方向發展。

標籤: 孔子 老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nzwj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