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偃虹堤記翻譯

偃虹堤記翻譯

宋代歐陽修《偃虹堤記》的翻譯為:

偃虹堤記翻譯

有位從嶽州到滁州來的人,帶着滕侯的書信、洞庭湖的全圖對我説道:“希望能為滕侯所建的新堤寫一篇記文。”我打開書信和地圖,見從岳陽門到金雞堤的右方,有一道隆起的標記,又高又長,名叫偃虹堤。我問來人此堤是何人所修,客人回答説:“是我嶽州郡守滕大人修建的。”我又問修建這道堤壩能帶來何種利益,客人回答説:“洞庭湖乃是天下最險要的去處之一,而嶽州又當湖北、湖南、夔州、成都四路的要衝。以往在湖中來往的船舶,進到湖中卻無處停泊,故而都只能停靠在南岸津渡,那些需要到嶽州辦事的人,到州衙十分遙遠,往來也很辛苦,又經常遇到狂風巨浪的襲擊,有顛覆沉沒的危險。如今到嶽州的船隻都可以停靠在偃虹堤下,需要到州衙辦事的,既便捷又沒有危險。”我繼續詢問此堤的大小規模、用了多少勞力,客人答道:“堤長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度是自上而下增加二尺,堤的最上部厚度相當於底部的三分之二,總共用了一萬五千五百個勞力,沒用一季就建成了。”我又問此堤修建之前是如何謀劃的,客人回答説:“州里把這個計劃上報給轉運司,轉運使選擇有能力的官吏視察該計劃是否可行,反覆了數次,最終上報朝廷,由三司來最後決定,三司審議後認為可行,這些上級部門一概沒有改變我們滕侯的方案。”客人説完催促我道:“這是有德之人的舉動,完全值得為此寫一篇記文。”

大凡考慮百姓利益比較深入的人,在謀劃某些事情時都是十分精審的,所以能做到用工少而取得的功效卻很大。就是這道百步之長的堤壩,卻可以抵禦天下最險惡的風波和無法預料的兇險,惠及了當地百姓,同時也方便了湖北、湖南、夔州、成都廣大地區出行之人,只要是往來於湖中的人,不論遠近,都會享受到這道堤壩帶來的便利。而岳陽又是四路往來的要衝,每天往來船隻需要在此地停泊的,不知道要有多少艘呢!如果堤壩的土石有幸長久不壞,那麼滕太守惠及的人事,還能用數字來計算嗎?事情不怕做不成,只怕時間久了容易損壞。建築者最初並不是不想讓它長久堅牢,然而後來者卻經常會把它荒廢棄置。自古以來那些有道德有才幹的仁人,總想着為百姓興利除弊,他們留下的遺蹟到處都能見到。如果後來者都能像初建者那樣用心,那麼百姓直到今天依然能夠得到實惠,普天之下還有不受恩惠的事情發生嗎?這也正是滕太守擔心的事,所以託我寫篇記文留給後來者。

滕太守志向遠大、才幹超羣,是當世頗有名聲的良吏。眼下正是朝廷用兵用人的時候,他曾經得到過朝廷的重用。還沒能建立豐功偉業,便被迫退下擔任了一州太守,其實他並沒有用太多的心思,只是略施其餘,希望能給一州百姓帶來一點恩惠。由於他深思熟慮,故而事半功倍,這種做事的方法很值得後來者效法,這是我寫這篇記文的第一個理由。不單純為了博取當世人的讚譽,而是考慮如何讓子孫萬代都由此獲利,告誡後來者不要將它廢棄,這是我寫這篇記文的第二個理由。嶽州百姓與洞庭湖中往來的人們,都希望有人為滕太守留下一篇記文,這是我寫此文的第三個理由。有上述三個理由就不能不寫了,於是寫下了此篇文字。

慶曆六年某月某日記。

標籤: 偃虹 堤記 翻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gg9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