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中國傳統清明節始於哪個朝代

中國傳統清明節始於哪個朝代

中國傳統清明節始於哪個朝代的答案是:周代

清明節據傳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經歷史發展,清明節在唐宋時期融匯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傳説,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國公為了逃避迫害,流亡在外。在逃亡的路上,由於糧食短缺,沒有足夠的銀兩,重耳爬山涉水,逐漸體力不支,餓的暈了過去。隨從介子推見狀,居然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了一塊肉,煮了肉湯給重耳喝,救了重耳的命。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割股奉君”。

天無絕人之路,在時間的磨礪下,重耳成了一代霸王,晉文公。晉文公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卻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並不在意,他沒有去討賞,反而帶着母親去綿山隱居起來。重耳遍尋不着,便燒山想引他出來。火滅後,發現介子推抱着母親燒死在柳樹下,在那顆柳樹洞裏,晉文公發現介子推留下了一首詩:“割股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晉文公後悔不已,為了紀念介子推,他規定每年這一天,只吃寒食,故名寒食節。

第二年的寒食節第二天,晉文公穿着素裝去祭奠介子推,見墳頭老柳數死而復活,便賜名這顆老柳樹為“清明柳”。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中國傳統清明節始於哪個朝代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早期叫“牽鈎”“鈎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標籤: 清明節 朝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rwzp9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