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傳統清明節源於哪個朝代

傳統清明節源於哪個朝代

周代。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

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傳統清明節源於哪個朝代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

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少數地方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説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説。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青團部分地區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青團又稱清明餅、棉菜饃餈、茨殼粿、清明粑、艾葉粑粑、艾餈、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葉餈粑、艾粄、艾草糕、清明糰子、暖菇包、艾草青團、清明糰子等等。

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子福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

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麪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説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

清明節起源於什麼時候?

清明古稱“寒食節”,起源於春秋時代。據傳,周成王年幼時,在與弟弟叔虞的一次耍戲中,削桐葉為圭,説道:“以此封若。

”史官聽到後馬上走過來請成王擇日正式加封。

成王説:“吾與之戲耳。”史官説:“天子無戲言。”於是成王遂封弟叔虞於唐,稱為晉。晉傳至獻公時,獻公嬖驪姬殺死太子申生,並欲伐次子重耳於蒲。

重耳得知消息後逃出,在外流亡19年。在重耳流亡期間,有個叫介子推的大臣把大腿上的肉割下來讓重耳吃,俗稱“割股奉君”。重耳重返晉國取得王位(稱晉文公)後,欲行復國之賞,便大會羣臣,分3等計賞:上賞賞德,次賞賞才,再次賞功。

凡為復國戰死者為首功,授上賞。如:趙衰、穎頡、魏掣、狐偃等都受到賞封,但唯獨沒有介子推。在這種情況下,介子推並不言語,領着他的老母隱於綿上山中(今山西省境內)。

介子推的一個隨從看到這種情況,便懸書宮門。書中寫道:“有龍嬌嬌,頃失其所,五蛇從之,周流天下;龍飢乏食,一蛇割股,龍返於淵,安其壤土;四蛇人穴,皆有處處;一蛇無穴,號於中野。”晉文公得知後大驚道;“此寡人之過也!”於是便派人尋找介子推,但就是找不到。

後來聽説介子推藏在綿上山中,晉文公便親往求訪,找了好幾天還是找不到。這時有人説介子推對母親很孝順,如果放火燒山,他必然攜母而出。晉文公覺得此話有理,就命軍士舉火焚林。大火燒了3天,介子推始終不肯出來,最後母子相抱,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

晉文公找到介子推母子屍體,非常悲哀。為志其過,改綿上山為“介山”。因為燒山這1天是三月五日清明之時,晉國人為懷念介子推,當時1個月內都不忍生火做飯,盡吃冷食。以後漸減為3天,命為“寒食節”。

後來經過長期演變,三月五日(農曆)就被定為清明節。直到現在,農村每逢清明,家家都在門前插柳,並祭掃祖墓,以悼死者。

清明節開始於哪個朝代

通常説,中國傳統節日起源於漢代。因為,春節、元宵節 、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主要傳統節日在漢代定型。

其中春節,最早源於先秦時期.。

在中國大約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呂氏春秋《季冬記》中有記載,當時被稱作“逐除”,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鬼,祈福來年。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但應該説,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早在先秦時期,大部分節日已經開始初露端倪。

中國古代的這些傳統節日,大多和節氣有關。戰國時期,二十四節氣基本齊備。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題條件。

原始崇拜、迷信禁忌、神話傳奇故事、娛樂禮儀等為節日憑添了幾分浪漫色彩,豐富了這些節日的內涵。

清明節始於哪?朝代

清明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

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污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説,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綿山景區景點之一:母子石像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傳説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為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飢”而不圖為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所在地原叫“定陽”,被晉文公更名為“介休”,意為介子推休息之地。現綿山已由當地人民開發為著名旅遊景區,其中一重要景點就是高大的介子推母子石像,介子推成為當地人民效忠兩全的人物的代表。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

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

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

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説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清明節最早出現於哪個朝代

通常説,中國傳統節日起源於漢代。因為,春節、元宵節 、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主要傳統節日在漢代定型。

其中春節,最早源於先秦時期.。

在中國大約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呂氏春秋《季冬記》中有記載,當時被稱作“逐除”,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鬼,祈福來年。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但應該説,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早在先秦時期,大部分節日已經開始初露端倪。

中國古代的這些傳統節日,大多和節氣有關。戰國時期,二十四節氣基本齊備。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題條件。

原始崇拜、迷信禁忌、神話傳奇故事、娛樂禮儀等為節日憑添了幾分浪漫色彩,豐富了這些節日的內涵。

標籤: 清明節 朝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d164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