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地球唯一的一個自然衞星名叫什麼

地球唯一的一個自然衞星名叫什麼

地球唯一的一個自然衞星名叫什麼的答案是:月球

地球唯一的一個自然衞星名叫什麼

月球,俗稱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是地球的衞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衞星。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太陽系內的衞星相對於所環繞的行星的質量比。月球是質量最大的衞星,月球表面佈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地球與月球互相繞着對方轉,兩個天體繞着地表以下1600千米處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轉。月球的誕生,為地球增加了很多的新事物。

月球繞着地球公轉的同時,其特殊引力吸引着地球上的水,同其共同運動,形成了潮汐。潮汐為地球早期水生生物,走向陸地,幫了很大的忙。

地球很久很久以前,晝夜温差較大,温度在水的沸點與凝點之間,不宜人類居住。然而月球其特殊影響,對地球海水的引力減慢了地球自轉,使地球自轉和公轉週期趨向合理,帶給了我們寶貴的四季,減小了温度差,從而適宜人類居住。

地球上之所以看到月球的半面,這是因為月球的自轉週期和公轉週期嚴格相等,這到底是巧合還是有着內在的聯繫呢?讓我們來看看太陽系其它行星的衞星的狀況,我們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的衞星的自轉週期和公轉週期嚴格相等,看來這似乎是存在什麼內在聯繫的。

月球在地球引力長期的作用下,它的質心已經不在其幾何中心,而是在靠近地球的一邊,因此月球相對於地球的引力勢能就變得最小,在月球繞地球公轉的過程中,月球的質心永遠朝向地球的一邊,就好像地球用一根繩子將月球綁住了一樣。太陽系的其他衞星也存在這樣的情況,所以衞星的自轉週期和公轉週期相等不是什麼巧合,而是有着內在的因素。

地震和月球到底有沒有關係?這是近百年來始終困擾科學家的問題。如今,日本防災科學研究所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終於證實:月球引力影響海水的潮汐,在地殼發生異常變化積蓄大量能量之際,月球引力很可能是地球板塊間發生地震的導火索。10月22日,著名的美國《科學》雜誌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海水的自然漲落現象就是人們常説的潮汐。當月亮到達離地球近處(稱為近地點)時,朔望大潮就比平時還要更大,這時的大潮被稱為近地點朔望大潮。

科學家已經就潮汐對地震的影響猜測了很長的時間,但還沒有人論證過它對全球範圍的影響效果,以前只在海底或火山附近發生,地震與潮汐才呈現出比較清楚的聯繫。研究者發現,地震的發生與斷層面潮汐壓力處於高度密切相關,猛烈的潮汐在淺斷層面施加了足夠的壓力從而會引發地震。當潮很大,達到大約2~3米時,3/4的地震都會發生,而潮汐越小,發生的地震的機率也越少。

該文章的作者伊麗莎白.哥奇蘭説:“月球引力影響海水的潮起潮落,地球本身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也發生變形。猛烈的潮汐在地震的引發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地震發生的時間會因潮汐造成的壓力波動而提前或推遲。”

該文章另一位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球與空間科學系教授約翰.維大説:“地震起因還是一個謎,而這一理論可以説是其中的一種解釋。我們發現海平面高度在數米範圍內的改變所產生的力量會顯著地影響地震發生的機率,這為我們向徹底瞭解地震的起因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哥奇蘭等人首次將潮的相位和潮的大小合併計算,並對地震和潮汐壓力數據進行了統計學分析,採用的計算方法來自於日本地球科學與防災研究所的地震學家田中。田中從1977年至2000年間全球發生的里氏5.5級以上的板塊間地震中,調查了2207次被稱為“逆斷層型”地震發生的地點、時間等記錄,以及與發生地震時月球引力的關係,結果發現:地震發生的時間,與潮汐對斷層面的壓力有很高的關聯性,月球引力作用促使斷層錯位時,發生地震次數較多。

田中認為:“月球的引力只有導致地震發生的地殼發生異常變化的作用力的千分之一左右,但它的作用是不可小視的,它是地震發生的最後助力,相當於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標籤: 衞星 地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6nj28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