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安史之亂是誰發動的

安史之亂是誰發動的

安祿山;史思明。

安史之亂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鋭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以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起兵反叛,而可笑的是當時唐玄宗居然還不相信,等待後來唐玄宗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遲了,急忙之下讓封常清、高仙芝抵擋安祿山,但是中間又聽信讒言殺死了兩人,同年洛陽失陷,唐玄宗啟用哥舒翰為大將鎮守潼關,哥舒翰前期順利,但是後來唐玄宗又聽信讒言導致哥舒翰倉促出戰最終大敗並無奈投降安祿山。

潼關失陷後緊接着就是長安了,沒多久長安也歸安祿山了。這個時候唐玄宗又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他要跑路了,於是帶着自己的大臣王公往蜀中撤退,半路在馬嵬坡的時候由於部下兵諫不得已殺死了楊貴妃(楊玉環)。後來唐玄宗的兒子李亨在寧夏繼位,尊稱唐玄宗為太上皇,相比此時唐玄宗此時心情十分不爽,但是這已經不是他可以左右的。

李亨繼位後史稱唐肅宗,並任命郭子儀,李光弼等人為大將開始討伐安祿山史思明。最終安祿山被自己的兒子安慶緒殺死,而安慶緒之後又被史思明所殺,史思明再之後又被自己兒子史朝義所殺。由於反叛的主要將領先後去世,叛軍很快就被平定了,雖然叛亂平定了,但是唐朝此時經濟,政權,文化等各方面已經是千瘡百孔,大唐開始由盛轉衰。

安史之亂是誰發動的

安史之亂,削弱了封建集權,為封建割據創造了必要條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此後安史餘黨在河朔形成藩鎮割據。當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從鄴城敗退時,唐遣鐵勒族將領僕固懷恩追擊,僕固與唐王朝有矛盾,為了私結黨羽,有意將安史舊部力量保存下來,讓他們繼續控制河北地區,使安史舊將田承嗣據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張忠志(後改名李寶臣)據成德(今河北中部)、李懷仙據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領節度使之職。這就是所謂“河北三鎮“。三鎮逐漸把地方軍事、政治、經濟大權皆集於一身。以後其他地區,如淄青(今山東淄川、益都一帶)李正已,宣武(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李靈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據。

但是,根據歷史學家張國剛研究藩鎮的專著《唐代藩鎮研究》,唐朝後半段的大部分時期裏,絕大部分藩鎮不割據,只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割據;即使割據藩鎮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而且割據藩鎮也曾解除割據。唐末黃巢之亂時,才出現普遍的藩鎮割據。

標籤: 安史之亂 發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08q5x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