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是什麼意思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是什麼意思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是什麼意思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是:孔子登上東山後覺得魯國銀灶是很小的,登上了泰山,就覺得天下變小了。

這句話出自《孟子·盡心上》,這句話強調人的眼界會隨着自己所處的位置高低而變化。人應當用超然物外的心境來觀看世間的變幻紛擾。

人的視點越高,視野就越寬廣。隨着視野的轉換,人們對人生也會有新的領悟。站在某個時空的高度來看,整個人類也不過地球演變過程中的匆匆過程,更何況每一具體的人和事乎。

原文: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翻譯:

孟子説:孔子登上東山後覺得魯國是很小的,登上了泰山,覺得天下變小了,因此見過大海的人,就難以被別的水吸引了,在聖人門下學習嫌亮的人,就難以被別的言論吸引了。觀賞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觀賞它的波瀾。日月都有光,細小的縫隙必定都照到。流水這東西,不流滿窪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於道,不到相當程度就不可能通達。芹搏寬”

背景:

孔子在泰山一帶有較多活動。泰山在春秋時期是齊魯兩國的交界之地。兩國之門文交武備,朝盟赴告,往返頻仍。魯國是周公封地,設周朝祖廟,可以用天子禮樂。所以周朝的政治、文化、法律制度在魯國保存得較為完備。孔子一生儘管顛沛流離,但大部分時間還是在魯國度過,這為他在泰山一帶的活動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孟子·盡心上》的介紹:

《孟子·盡心上》出自《孟子》,講述了儒家思想,激勵人奮發向上有所作為。《孟子》為記述孟子思想的著作,該書翔實地記載了孟子的思想、言論和事蹟。也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孟子的介紹:

孟子(前372—前309),名軻。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後的儒學大師,後世將其與孔子並稱為孔孟”,且稱其為亞聖”。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人。他的老師是孔子之孫孔伋(子思)的門人。曾遊歷齊、宋、滕、魏諸國,宣傳先王之道。不為採納,歸而與弟子講學著書,作《孟子》7篇。孟子維護並發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學説和性善”論觀點,現將此學説稱為孔孟之道”,他的理論對宋代影響很大。

孔子的介紹: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

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od4k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