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言而無信,不知其可是什麼意思

言而無信,不知其可是什麼意思

言而無信,不知其可是什麼意思

言而無信,不知其可”的意思是::作為一個人卻不講信用,不知他怎麼可以立身處世。

這句話出自於:先秦·孔子《論語·為政》,源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意思是: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真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做成事)。

在《論語》中,信”有兩層含義: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對人有信用。人生活在羣體中,與人相處,得到別人的信任十分重要。

原文: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譯文:

孔子説:"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那麼就沒什麼可肯定的了。譬如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如何能行動呢?"

重點字詞:

1、信:信用。

2、其:代詞,他。

3、可:可以、行。

4、輗(ní):牛車車轅與軛相連接的木銷子。《朱子集註》稱大車,謂平地任載之車。轅端橫木, 縛軛以駕牛者。”

5、軏(yuè):馬車車轅與軛相連接的木銷子。《朱子集註》稱小車,謂田車、兵車、乘車。轅端上曲,鈎衡以駕馬者。”

6、何以:以何,憑什麼。

7、之:音節助詞,無實義。

相關延伸:

在《論語》中,信”有多重含義。

信”是一種態度。守天道是天經地義的,應該信守,所謂一個人卻不講信用不知道怎麼立身處世”。

信”是一種踐行行為。儘管測不準原理告訴我們,行為本身的結果不能完全吻合承諾,但也不能偏離太遠,古人常提倡多做少説”,道理也許有這方面的原因,説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都是無法收回的,因此要避免這種尷尬局面的出現。有一個成語叫食言而肥”,説的是春秋魯國有一位大臣叫孟叔伯,慣於食言,在魯哀公舉辦的一次宴會上,他想讓大臣鄭重出醜,就説:鄭先生怎麼越來越肥呀!”,沒想到鄭重回答:食言而肥”,意思是説,我老不遵守信”,總是食言,故而越來越胖了。

信”是一種人際關係。人們常用一諾千金”來衡量信”的價值,其實,何止千金,信”值一個人的一輩子;信”是人際聯繫的紐帶,沒有了信”,談不上有效的合作,狼來了”典故中的那個孩子視信”為玩物,結果導致了嚴重的後果。

信”在人們的生活中如此重要,那麼怎樣實現信的理念呢?

對自己要守住自己心中的信”的守則。信”是靠踐行”實現的,要多做少説,守信可以提高自己的信譽;貪慾往往使人變節”,不再守信,切不可失去做人的底線”。

對他人,多助人,勿栽刺;多合作,勿拆台。贏得他人的信任了,在關鍵時刻,別人也願意幫助你。

現實生活中,失信”難免,那麼,失信”了該怎麼辦呢?

失信”在心,那麼,就要糾正自己的行為軌跡,不可恣意妄為,以致失去改正的機會,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用時間和行為糾正他人的認知。

失信”是由於別人的誤解造成的,此時不必急於解釋,越解釋越亂,給別人理解你的時間,不推卸責任。

失信”在於自己行為方式效果不佳,此時要勇於承擔責任,你的錯誤不僅是自己的成功之母”,也是可資他人借鑑的鏡子”。部分人在文革中的狂熱行為折磨着他們的心靈,其中的一些人出來道歉了,這是一種對自己,對社會,對歷史負責人的態度,容易獲得他人的原諒。勃蘭特驚人一跪,泯滅了多少恩仇,誰能説清呢!

失信”在於他人,此時不必解釋,更不可怒從膽邊生”,對別人的寬容也是釋放自己內心壓力的有效方式,有益健康,更何況自己也會有失信”的時候呢!

信”源自內心,展現於社會生活中,讓我們的內心更純淨些,離平凡而偉大”更近一些。

作品介紹:

《為政》包括24章。本篇主要內容涉及孔子以道德原則治理國家”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温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述。

作者介紹: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

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k91z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