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從書本和紙張上收穫人來的知識始終是淺薄的,要想真正瞭解到其中講的道理,還是得需要我們自己親身去實踐。這句話出自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這首詩。這首詩是詩人寫給小兒子陸聿的,此時陸聿二十一歲,正值“少壯”。詩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於書房,樂此不疲地啃讀詩書。抑制不住心頭奔騰踴躍的情感,寫下了這首哲理詩並滿懷深情地送給了兒子子聿。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一生所寫詩近萬首,以及大量的詞,散文,其中詩的成就最高。

這是一首教子詩,詩人在書本與實踐的關係上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間接經驗是人們從書本中汲取營養,學習前人的知識和技巧的途徑。直接經驗是直接從實踐中產生的認識,是獲取知識更加重要的途徑。

只有通過“躬行”,把書本知識變成實際知識,才能發揮所學知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説明什麼道理

説明了實踐的重要性。從書本上獲得而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真正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

這句詩出自宋代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作者陸游。這是陸游的一首教子詩,作於宋寧宗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詩句全文為: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白話譯文:

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詩人就知識的獲取,從兩方面談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氣力,一是“要躬行”。詩中表達的思想不僅是冬夜讀書的體會,更是詩人勤奮學習的經驗總結。

這句詩特別強調了做學問的功夫要下在“哪裏”,這也是做學問的訣竅,那就是不能滿足於字面上的明白,反而要躬行實踐,在實踐中古人做學問總是竭盡全力的,即使這樣,也是從年輕開始就下苦功夫,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紙上得來的東西感受總不是很深刻。要真正弄明白其中的深意,往往來自與生活實踐中自身的真實體驗,很多東西都是自己碰過壁,吃過苦頭,走過彎路,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運用在教育小孩方面,教育不通的地方,只有放手讓小孩自己去闖,讓小孩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在吃苦受累中摸索成長。

擴展資料

與這句詩同樣表明實踐的重要性的名言:

1、自古聖賢之言學也,鹹以躬行實踐為先,識見言論次之。——林希元(明)

2、只有實踐能克服經驗的錯誤。——巴人(中)

3、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朱熹(宋)

4、用理論來推動實踐,用實踐來修正或補充理論。——廖沫沙(中)

5、實踐決定理論,真正的理論也有着領導行動的功用.——鄒韜奮(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體現什麼哲學道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體現了以下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原理:

1、理性知識要轉化為實踐。“紙上”所得終究還是理性知識,就對具體事物的認識而言,認識過程還沒有結束,更重要的是運用已有理性知識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接受實踐檢驗,再實踐中發展認識。人的認識就是這樣“認識—實踐—認識——實踐……”無限發展過程。

2、實踐與認識辯證關係原理。人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需要進一步運用於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動力和來源。

3、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唯一標準。理性知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是實踐,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對已經獲得的理性認識做出正確的真理性評價。

擴展資料:

實踐的基本特徵:客觀性、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

1、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

實踐的基本要素包括實踐的主體(人)、實踐的對象(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對象)和實踐的手段(主要指生產工具),它們都是客觀的。

2、實踐具有能動性。能動性即對外界或內部的刺激或影響作出積極的、有選擇的反應或回答。實踐的能動性表現在:在改造自然獲取物質生活資料的實踐中,人創造出自然中原來沒有的新物質生活資料。

陸游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一句,説明的是什麼道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説明的道理:這兩句詩特別強調了做學問的功夫要下在“哪裏”,這也是做學問的訣竅,那就是不能滿足於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實踐,在實踐中古人做學問總是竭盡全力的,即使這樣,也是從年輕開始就下苦功夫,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最終要想認識事物或事理的本質,還必須依靠親身的實踐,深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本領。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説明的是什麼道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説明的道理: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從書本上學到的東西,一定要通過實踐才能變成真正的學問。

附:《冬夜讀書示子聿》原文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 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註釋:

1、示:訓示、指示。

2、子聿(yù):陸游的小兒子。

3、學問:指讀書學習,就是學問的意思。

4、遺:保留,存留。

5、無遺力:用出全部力量,沒有一點保留, 不遺餘力、竭盡全力。

6、少壯:青少年時代。

7、工夫:(做事)所耗費的時間。

8、始:才。

9、紙:書本。

10、終:到底,畢竟。

11、覺:覺得。

12、淺:膚淺,淺薄。

13、絕知:深入、透徹的理解。

14、行:實踐。

15、躬行:親身實踐。

詩意: 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往往要到老年 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終歸是不夠完善的,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 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yx40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