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的意思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的意思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的意思是:僅僅靠背誦和記憶前人的東西而沒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這樣的人是不足以給別人當老師的。出自《禮記·學記》,這篇文章專門對教育政治的關係、學制、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原則方法等有關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問題,做了比較系統而精闢的概括和理論上的闡述,含有豐富的教育思想。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的意思

原文選段: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譯文:

單靠死記一些零碎的知識,不能做個好教師,一定要有淵博的知識,隨時準備根據學生的提問並給以圓滿的回答才行。如果學生提不出問題,就要引導啟發他們;告訴了他以後,仍不能理解,可以暫時放在一邊不管了。

《學記》專門對教育與政治的關係、學制、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原則方法等有關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問題,做了比較系統而精闢的概括和理論上的闡述,含有豐富的教育思想。

其繼承了先秦儒家的一貫思想,把教育作為實施政治,進行社會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所以《學記》一開篇就用格言式的優美語言論述了教育的目的與作用。

文章開篇指出,自古以來,凡是有作為的統治者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僅僅依靠發佈政令、求賢就士等手段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統治者要想使百姓遵守社會秩序,形成良風美俗,從而達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必須發展社會教化,通過社會教育手段,提高全體國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自覺來實現。

另外,人雖具有天生的善性,但是,不接受教育,不經過努力學習,就無法懂得道理,更不能遵守”王者”的法令。這就像一塊美玉一樣,質地雖美,但不經過仔細地雕琢,就不能成為美器,古代的帝王深諳此理,他們在建設國家,統治人民的過程中,始終高度重視發展教育,使其優先發展。

《學記》以託古改制的方式,用格言式的精美語言闡發了教育在移風易俗和建國君民中的作用,強調了教育為社會政治服務的目的,從而把教育與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密切相聯,尤其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形成了中國古代教育的突出特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nqpn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