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以愛瀑故遂兩宿焉的意思

以愛瀑故遂兩宿焉的意思

以愛瀑故,遂兩宿焉的意思是:因為喜愛瀑布的緣故,就在那裏住了兩個晚上。出自清代袁枚的《浙西三瀑布記》,這是一篇遊記,描寫了天台石樑、雁蕩大龍湫、青田石門洞三處瀑布的景觀。作者六十七歲,曾到浙江天台、樂清、青田一帶遊覽,並造訪天台、雁蕩等名山。一路上他創作了許多遊記,這就是其中一篇。

以愛瀑故遂兩宿焉的意思

原文:

《浙西三瀑布記》

甚矣,造物之才也!同一自高而下之水,而浙西三瀑三異,卒無復筆。

壬寅歲,餘遊天台石樑,四面崒者厜嶬,重者甗隒,皆環粱遮迣。樑長二丈,寬三尺許,若鰲脊跨山腰,其下嵌空。水來自華頂,平疊四層,至此會合,如萬馬結隊,穿樑狂奔。凡水被石撓必怒,怒必叫號。以崩落千尺之勢,為羣磥砢所擋扌必,自然拗怒鬱勃,喧聲雷震,人相對不聞言語。餘坐石樑,恍若身騎瀑布上。走山腳仰觀,則飛沫濺頂,目光炫亂,坐立俱不能牢,疑此身將與水俱去矣。瀑上寺曰上方廣,下寺曰下方廣。以愛瀑故,遂兩宿焉。

後十日,至雁宕之大龍湫。未到三裏外,一匹練從天下,恰無聲響。及前諦視,則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盡化為煙,為霧,為輕綃,為玉塵,為珠屑,為琉璃絲,為楊白花。既墜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織。風來搖之,飄散無着;日光照之,五色昳麗。或遠立而濡其首,或逼視而衣無沾。其故由於落處太高,崖腹中窪,絕無憑藉,不得不隨風作幻;又少所牴觸,不能助威揚聲,較石樑絕不相似。大抵石樑武,龍湫文;石樑喧,龍漱靜;石樑急,龍揪緩;石樑衝蕩無前,龍湫如往而復:此其所以異也。初觀石樑時,以為瀑狀不過爾爾,龍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後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測也。

後半月,過青田之石門洞,疑造物雖巧,不能再作狡獪矣。乃其瀑在石洞中,如巨蚌張口,可吞數百人。受瀑處池寬畝餘,深百丈,疑蚊龍欲起,激盪之聲,如考鐘鼓於甕內。此又石樑、龍湫所無也。

昔人有言曰:"讀《易》者如無《詩》,讀《詩》者如無《書》,讀《詩》《易》《書》者如無《禮記》《春秋》。"餘觀於浙西之三瀑也信。

標籤: 以愛 瀑故 兩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6wdkx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