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意思和道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意思和道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意思是:樹想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動它的枝葉。人子希望盡孝雙親時,父母卻已經亡故。

道理:時間的流逝是不隨個人意願而停止的。多用於感歎人子希望盡孝雙親時,父母卻已經亡故。反映出百善孝為先的重孝觀念。後人便以風樹之悲”來借喻喪親之痛。

這句話出自於:《孔子家語卷二 ·致思第八》: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

翻譯過來是: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斷絕了聯繫,這是過失之三。樹想靜下來可風卻不停吹動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時候老人卻已經不在了!

這句話旨在宣揚儒家的孝道。此話是從反面來告誡孝子們,説明行孝道要及時,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時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

原文:

孔子行,聞哭聲甚悲。

曰:驅!驅!前有賢者。”至則皋魚也。被褐擁鐮,哭於道旁。孔子闢車與之言曰:子非有喪,何哭之悲也?”

皋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學,遊諸侯,以後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間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誡之,足以識矣。”於是門人辭歸而養親者十有三人。

譯文:

孔子出行,聽到有人哭的十分悲傷。孔子説:快,快,前面有賢人。”走近一看是皋魚。身披粗布抱着鐮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車對皋魚説:先生家是不是有喪事?為什麼哭得如此悲傷?”

皋魚回答説:我有三個過失:年少時出去求學,周遊諸侯國,沒有照顧到親人,這是過失之一;自視清高,不願為君主效力,沒有成就,這是過失之二;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斷絕了聯繫,這是過失之三。

樹想靜下來可風卻不停吹動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時候老人卻已經不在了!過去了不能追回的,是歲月;逝去後想見而見不到的,是親人。就讓我從此離別人世吧。”説完就辭世了。

孔子對弟子們説:大家要引以為戒,這件事足以讓我們明白其中的道理!” 於是,有許多弟子辭行回家贍養雙親。

故事:

孔子在前往齊國的路上,突然聽到有人在哭,聲音顯得很悲哀。於是,趕着馬車尋聲到前面,前進一小段路後,便看到一個不尋常的人,身上掛着鐮刀,繫着白帶,在那裏失聲痛哭,然而卻不是哀喪之哭。

孔子於是下車上前問,那人回答他叫丘吾子,説他有三個過失,分別是:年輕時喜歡學習,尋師訪友、周遊各國回來後,父母卻已經死了是第一大過失;在壯年時侍奉齊國君王,然君王卻驕傲奢侈喪失民心,未能盡到為人臣的職責是第二大過失;我生平很重視友誼,可如今朋友間卻離散斷絕了,這是我第三大過失。”丘吾子悲歎:樹木想要靜下來,可是風卻刮個不停;兒子想要奉養父母,父母卻不在了。過去了永遠不會再回來的,是年齡啊;再也不能見到的,是父母啊!就讓我從此辭謝這個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盡了。

孔子很感歎地對弟子們説:你們應記着此事,這足以作為我們的借鑑啊!”

作品介紹:

《孔子家語》又名《孔氏家語》,或簡稱《家語》,儒家類著作。原書二十七卷,今本為十卷,共四十四篇。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傳本《孔子家語》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肅注,書後附有王肅序和《後序》。過去因為疑古派的非難歷代前人多認為是偽書,隨着近代簡帛文獻的出土證明,確信為先秦舊籍,《孔子家語》的真實性與文獻價值越來越為學術界所重視。宋儒重視心性之學,重視《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但與這四書”相比,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內容上,《孔子家語》都要高出很多。由《家語》的成書特徵所決定,該書對於全面研究和準確把握早期儒學更有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該書完全可以當得上儒學第一書”的地位。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意思和道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意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一句古語,意思是樹希望靜止不擺,風卻不停息;子女想贍養父母,父母卻已離去。比喻時間的流逝是不隨個人意願而停止的,以此來告誡子女行孝要及時,趁父母親健在的時候關心關愛他們,不要等父母去世後才追悔莫及。也用來比喻一方想停止做某事,而另一方卻不讓其停止,這裏所指的一般是不正義的事。

古語出自《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這是丘吾子説給孔子的話,旨在宣揚儒家的孝道。

風欲靜而樹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意思是什麼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意思:樹想要靜止不動,風卻不停止子女想要贍養父母,可父母卻已經離世了。這句話常用於比喻喪親之痛,在子女希望盡孝時,父母卻已經亡故也用於比喻客觀形勢與自己的主觀願望相違背。

樹欲靜而風不止的出處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出自《孔子家語·卷二》,原文如下:

孔子行,聞哭聲甚悲。曰:“驅!驅!前有賢者。”至則皋魚也。被褐擁鐮,哭於道旁。孔子闢車與之言曰:“子非有喪,何哭之悲也?”

皋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學,遊諸侯,以後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間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誡之,足以識矣。”於是門人辭歸而養親者十有三人。

譯文:

孔子出行,聽到有人哭的十分悲傷。孔子説:“快,快,前面有賢人。”走近一看是皋魚。身披粗布抱着鐮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車對皋魚説:“先生家是不是有喪事?為什麼哭得如此悲傷?”

皋魚回答説:“我有三個過失:年少時出去求學,周遊諸侯國,沒有照顧到親人,這是過失之一自視清高,不願為君主效力,沒有成就,這是過失之二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斷絕了聯繫,這是過失之三。樹想靜下來可風卻不停吹動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時候老人卻已經不在了!過去了不能追回的,是歲月逝去後想見而見不到的,是親人。就讓我從此離別人世吧。”説完就辭世了。

孔子對弟子們説:“大家要引以為戒,這件事足以讓我們明白其中的道理!” 於是,有許多弟子辭行回家贍養雙親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

親親,請您先稍等,這裏立刻進行查詢,以便儘快給您回覆哈~請稍等一下下喔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大概表達了兩層含義:

第一層意思:人力的作用範圍始終有限,即便我們再強大,一些個客觀世界的規律始終是我們無法左右的存在,我們在盡人事之餘,亦需明白,很多時候也要學會“知天命”,調整自己去適應世界。

第二層意思:人之生老病死也是我們無法左右的事情,所以趁父母還在,我們要珍惜時光,好好孝順他們,珍惜眼前人。

擴展資料

賞析

這是丘吾子説給孔子的話,旨在宣揚儒家的孝道。此話是從反面來告誡孝子們,説明行孝道要及時,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時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

後來用“樹欲靜而風不止”比喻不以人的主觀願望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也有用來比喻一方想停止做某事,而另一方卻不讓其停止,這裏所指的做某事, 一般指的是不正義的事

您好,感謝您諮詢,後續還有任何問題,歡迎您隨時來諮詢我們,温馨提示季節交替天氣變化,天氣變暖出門注意病毒防護,祝您天天開心,事事順心,祝親生活愉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69d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