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清明節插花的意義是什麼

清明節插花的意義是什麼

為了表達對春天萬物復甦、生命循環的美好期待,同時也對逝去先人的思念與緬懷。古時人們常把嬌柔的柳枝和明媚的桃花結合在一起用於掃墓,到了現代社會,菊花、康乃馨因為香味素雅、顏色素淨而備受大眾青睞。

清明節插花的意義是什麼

清明節的部分習俗:踏青:踏青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

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春日景象,郊外遠足,這種踏青也叫春遊。

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

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

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

插柳: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

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支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

據説插柳的習俗與避免疾病有關。

唐人認為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脱毒蟲的傷害。

宋元以後,人們踏青歸來,往往在家門口插柳以避免蟲疫。

這是因為春天氣候變暖,各種病菌開始繁殖,人們在醫療條件差的情況下,只能寄希望於插柳避免疾病了。

柳枝在屋檐下,還可以預報天氣,古諺雲:“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

”放風箏: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

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於扎制的風箏上,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着風箏一起飛走。

後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流行的郊遊娛樂活動。

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

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

標籤: 插花 清明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koj8k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