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清明的意義

清明的意義

清明節是緬懷已逝生命激發現有生命,紀念自己身邊的自己親近的已逝的親人,清明節還是生機的節日,大自然到了清明節的時候是生機勃發的,踏青則是珍惜自然的生機,清明節融合了古代的寒食節,寒食本來就是一種大自然的節律。

清明的意義

清明節的意義?

清明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前十日、後八日和前十日、後十日兩種説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至於清明節的意義:

其實,清明節有好幾重意義,當然最主要的是關於生命的意義。清明節是緬懷已逝生命,激發現有生命,紀念自己身邊的,自己親近的已逝的親人,感謝先人賜予我們生命的一個節日。如何通過我們現有的生命延續過去的生命,用過去的生命激發今天的生命?緬懷的意義不單純是對親人的思念,更該成為一種民族的風俗,成為一個種族的繁衍儀式。我們對自己親人每年一次的掃墓就是一個典禮,是敬祖報本觀念的延續。有專家曾提議,應該把這個典禮擴大開來,就是在每年的清明節對那些為國捐軀,為中華民族付出生命的人進行祭奠。其實這樣的活動我們小的時候是年年都搞的,現在這樣的活動在少年當中少多了。所以有專家建議我國應該有一個“國典”,每年的清明節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舉行祭奠先烈的儀式。從先烈到先賢,先賢不僅是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我們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傑出人物,都是值得我們紀念的。家鄉的賢人是家鄉歷史的靈魂,也是家鄉山川的靈魂,他們在家鄉都留下了足跡,大家可以到他們的故居、墓園、紀念碑去祭奠,這將是最貼近百姓的鄉土教育

其次,清明節還是“生機的節日”,迎接大自然的生機,擴大大自然的生機。大自然到了清明節的時候是生機勃發的。植樹就是古人擴大自然的生機,古代有“插柳留春”的習俗;踏青則是珍惜自然的生機,到自然中去,擁抱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蹴鞠、盪鞦韆、拔河等等,以此來迎接大自然生機的到來。

再有,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都是由大自然的節日轉化而來的,從自然到人文,“感自然節律而成,藴人文精神而豐”。清明節就是融合了古代的寒食節而形成的。寒食本來就是一種大自然的節律,加上人文精神,所謂人文精神就是那許許多多的傳説和人物。

可見,清明節不僅僅一個“燒”可以涵蓋,也不僅僅一個“燒”可以表達。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提倡以一種更文明的新方式來祭奠先人,比如鮮花祭掃,比如網上祭掃等。所以有專家説,我們無論何時也不能丟棄傳統文化,重要的是不能丟棄傳統文化的核心,按照生命科學的説法,就是“基因”不能變。祭奠的方式應該隨着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髮展,這只是外在的載體,這個載體是需要不斷更新和變化的,但是“基因”要保護和保存好,核心的價值觀要保護好。

清明節的意義

清明節的意義是緬懷已逝生命,激發現有生命,紀念自己身邊的,自己親近的已逝的親人,感謝先人賜予我們生命的一個節日。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文化傳承和發揚的一種重要形式,有人説中國人是沒有信仰的,其實不對,準確的説中國人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中國人只有是對的東西,只有是真理都信。

中國人的家裏或堂屋裏(現在很多人家裏沒有堂屋了)正中間都會貼上或刻上,天、地、君、親、師幾個大字,或寫上祖先是哪裏來的。中國人的信仰裏,信天、信地、信君子、信祖先、信老師。

中國人只是不信宗教而已,不能説中國人沒有信仰。

清明節的意義是什麼?

清明節的意義是禮敬祖先和親近自然。

清明節又被稱為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祭祖掃墓是自古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清明時節,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的好時候,很多人都會在此時出門遊玩

清明節的風俗:

1、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2、放風箏

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説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標籤: 清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rw49g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