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彈珠裏面的花紋是什麼

彈珠裏面的花紋是什麼

彈珠裏面的花紋是什麼的答案是:有色玻璃

彈珠裏面的花紋是什麼

玻璃彈球裏漂亮的花紋,其實就是用有色玻璃做的。玻璃彈珠的製作過程也很簡單,用那些回收的玻璃瓶也可以製作。不過在製作前需要先去除雜質,然後將玻璃碎片高温融化,接着將液態的玻璃剪成圓球狀送進機器中糅合,使其表面光滑圓潤即可。玻璃彈球又叫彈珠、玻珠彈蛋兒,粵語稱波珠、西北有方言稱“羊眼仁”,日語稱波子。這是一種用玻璃製成的玩具,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非常流行,幾乎所有的男孩子都會玩耍。玻璃彈球的直徑通常是1.5釐米至5釐米左右,除了當玩具玩,還有一定的觀賞性,可以用來做裝飾品。

在很多人小時,彈珠都是孩子最珍貴的資產,都是小心保護在盒子裏的,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最早期的彈珠版本並非是採用現在廉價的玻璃,而是採用比較昂貴的大理石製作而成。

在十九世紀初期,彈珠開始廣泛的傳播,那時候已經開始用陶瓷工藝來替代大理石設計成如今這般,看上去温潤光滑的彈珠了,而且相比較之下,它的色彩也非常的純淨,不過問題就是,陶瓷本身在那個時代也算是比較昂貴的,另外就是所製作出來的彈珠實在是太脆,瓷器大家都知道,一擊就碎,所以更多的表現在觀賞品上面。而到了十九世紀中後期,在1870年的時候,彈珠開始被大量生產出來,並且廣泛在民間傳播,只是當時候的彈珠,基本上都是黏土彈珠,這玩意雖然耐用,成本低,但是比較醜不説,而且很容易髒,耐用性不強。

漂亮的玻璃彈珠裝飾真正令彈珠大放異彩的是現代的玻璃彈珠,這類彈珠其實早在十九世紀中期,也就是1846年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那時候是一位德國的玻璃工匠以原始彈珠為模板,結合他本身對於玻璃手藝的信心,設計出最早期的簡化版,其實也算是一種藝術裝飾品和玩具,並非量產。

真正實現量產玻璃彈珠的,是一位自丹麥移民到美國的,名叫馬丁·克理斯丹森,英文名Martin F. Christensen。他首先設計出來一台能夠大量生產玻璃彈珠,並且將其規模化的機器,並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申請了相關的專利,據説到了1914年,也就是一戰前夕,馬丁·克理斯丹森工廠每個月都能生產上百萬粒玻璃彈珠,滿足了全美甚至其他很多國家和地區的供求。

標籤: 彈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6nzo8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