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留得殘荷聽雨聲”這句詩出自哪位詩人

“留得殘荷聽雨聲”這句詩出自哪位詩人

這是一首寫情緒的詩,全詩卻僅僅在第一句的後部隱約出現了一個人影。李商隱此詩以景抒情,寓情於景,把抽象的情感、思緒融化於具象的景物中。

寫景以詩人的視線為線索,以景物構設意象,影視般連續性組合、跳躍,在視覺上色彩洗練潔淨,突出水墨般的冷色,綠的竹、白的霜、灰的天、黯淡的暮氣、枯褐的荷葉、晶瑩的雨滴,傳遞出奇清蕭瑟的冷意;在聽覺上渲染靜與空,整首詩清寒至極,瀰漫着李商隱慣有的感傷、深邃,餘韻不絕。

“留得殘荷聽雨聲”這句詩出自哪位詩人

表情達意含蓄曲折,正是“晚秋蕭瑟景象,懷人之意盡在言外”。這首詩雖然寫了秋亭夜雨的景色,寫得歷歷如畫,但它並不是一首寫景詩,而是一首抒情詩。“宿駱氏亭”所見所聞是“寄懷”的憑藉,“相思”二字微露端倪,後兩句暗藏徹夜不眠之意,詩人李商隱的思友之情暗寓其中,可以説是以景寄情、寓情於景的。詩的意境清秀疏朗,而藴涵其中的心境又是極為深遠的。

李商隱(公元813—858),男,漢族,字義山,故又稱李義山,號玉豀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下轄沁陽市、博愛縣),生於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

19歲因文才深得牛黨要員太平軍節度使令狐楚的賞識,引為幕府巡官。26歲受聘於涇源節度使王茂元幕,闢為書記。

他因此遭到牛黨的排斥。此後,李商隱便在牛李兩黨爭鬥的夾縫中求生存,輾轉於各藩鎮之間當幕僚,鬱郁而不得志,後潦倒終生,46歲便憂鬱而死。

李商隱的詩多反映現實生活,揭露封建統治者昏聵腐敗,勾心鬥角,對研究晚唐社會歷史和詩歌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傳世名著有《樊南文集》、《玉溪生詩集》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56k4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