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鷸蚌相持,漁翁得利是什麼意思?

鷸蚌相持,漁翁得利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鷸蚌相持,漁翁得利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鷸蚌相持,漁翁得利

成語發音: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wēng dé lì

成語解釋: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成語出處:《戰國策 燕策二》記載:蚌張開殼曬太陽,鷸去啄它,嘴被蚌殼夾住,兩方面都不相讓。漁翁來了,把兩個都捉住了。

成語繁體:鷸蜯相持,漁翁得利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勸誡人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成語例句:清·李漁《無聲戲》第八回:“看官,自古道:鷸蚌相持,漁翁得利。”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意思是什麼?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意思是鷸鳥和河蚌僵持不下,最後都被漁翁帶回家。比喻兩者相爭旁觀者得利。

一隻大蚌在河灘上曬太陽,它剛剛張開貝殼,水鳥鷸就伸出長嘴去啄蚌肉,蚌連忙收緊貝殼,將鷸的長嘴夾住了。

鷸鳥生氣地説:“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麼活下去”。蚌也毫不讓步地説:“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瞧你也活不成”。正當鷸和蚌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被一位漁翁發現,他毫不費力就把它們捉住了。

”鷸蚌相爭‘’是戰國時謀士蘇代遊説趙惠王時所講的一則寓言故事。當時趙國正在攻打燕國,蘇代認為趙國和燕國爭戰不休,不過是“鷸蚌相爭”而已,必定讓秦國得“漁翁之利”。這篇寓言告訴人們,在錯綜複雜的矛盾鬥爭中,要警惕真正的敵人。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是什麼意思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含義

1、“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意思是鷸鳥和河蚌僵持不下,最後都被漁翁帶回家。比喻兩方爭執不下,最後白白讓第三者獲得了利益。出自於劉向《戰國策·燕策二》,是謀士蘇代為遊説趙惠王停止攻打燕國時講的一則寓言故事。

2、關於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趙國一直想要攻打燕國。於是,燕國便派使者蘇代來勸導趙惠王。蘇代對趙惠王説:“在我來趙國的途中經過易水,我看到一隻河蚌正在舒服的曬太陽。這時突然來了一隻鷸鳥去啄河蚌的肉,河蚌連忙合上殼子將鷸鳥的嘴緊緊鉗住。”

3、“鷸鳥和河蚌一直僵持不下。正好被漁夫看到,就將它們兩一起捉走。如今趙國要攻打燕國,到時候雙方相持不下,不就成了鷸蚌嗎,那強大的秦國可能會成為“漁夫”啊。還請大王三思。”趙惠王覺得非常有道理,就停止了對燕國的攻打。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意思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意思: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成語故事:

趙王將要去攻打燕國,蘇代為燕國去勸趙惠王説:我這次來的時候,經過易水,(看見)一隻河蚌正張着殼曬太陽。有一隻鷸鳥,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連忙把殼合上,緊緊地鉗住了鷸鳥的嘴。鷸鳥就説:‘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死。’

河蚌也對鷸説:‘今天不放開你,明天不放開你,你就會死!’兩個誰也不肯放。漁夫看到了,就把它倆一齊捉去了。現在趙國要去攻打燕國,燕趙兩國相持不下,日子久了,雙方的力量都消耗得很厲害。我擔心強大的秦國成為鷸蚌相爭中“漁夫”那樣的角色。

所以(我)希望大王仔細地考慮考慮。惠王聽了,恍然大悟,説:“有道理!”便停止了攻打燕國的行動。

鷸蚌相持漁翁得利的意思 鷸蚌相持漁翁得利的解釋

1、鷸蚌相持漁翁得利的意思是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2、鷸蚌相持漁翁得利的出處:《戰國策·燕策二》記載:蚌張開殼曬太陽,鷸去啄它,嘴被蚌殼夾住,兩方面都不相讓。漁翁來了,把兩個都捉住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r21yw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