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什麼是二次剩餘

什麼是二次剩餘

研究一般的二次同餘式αx2+bx+с呏0(modm),可歸結為討論形如

什麼是二次剩餘
的同餘式,其中m>1,(mn)=1。若它有解,則n叫作模m 的二次剩餘;若它無解,則n叫作模m 的二次非剩餘。設p 是一個奇素數,在模p的縮系中有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2張
個二次剩餘和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3張
個二次非剩餘,且12,22,…,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4張
就是模p的全部二次剩餘。如果n是模p的二次剩餘,則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5張
,如果n是模p的二次非剩餘,則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6張

勒讓德符號與二次互反律

p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7張
n,當n是模p的二次剩餘,記為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8張
;當n是模p 的二次非剩餘,記為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9張
。符號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10張
叫做勒讓德符號。它是 A.-M.勒讓德於1798年引入的,對於計算n是否模p的二次剩餘,帶來很大的方便。勒讓德符號有以下一些簡單的性質:

(1)當nn┡(modp)時,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11張

(2)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12張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13張

(3)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14張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15張

(4)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16張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17張
。因此,任給一個整數 n,只需計算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18張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19張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20張
q 為奇素數)這三種值。1801年,C.F.高斯證明了以下結果:設p 是奇素數,(pn)=1,在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21張
個數n,2n,…,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22張
p的最小正剩餘數中有l個大於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23張
,則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24張
,一般叫做高斯引理。由高斯引理可知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25張
。1801年,高斯還用這個引理證明了著名的二次互反律:設p>2,q>2是兩個素數,pq,則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26張
,這是初等數論中至關重要的定理,它不僅能夠方便地計算勒讓德符號的值,而且在數論許多方面都非常有用。例:計算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27張
,因為438=2·3·73,所以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28張
=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29張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30張
。二次互反律由L.歐拉首先提出,而由高斯於1796年首先證明。後來,各種證明不斷出現,迄今已有 150多個不同的證明。高斯自己就給出了好幾個證明,其中第三個證明是運用高斯引理得出的。二次互反律引起許多數學家對代數數域中高次互反律的研究,從而使得在這個方面出現了不少意義深刻的工作。

雅可比符號

m是一個正奇數,m=p1…ptpi(i=1,2,…,t)是素數,(mn)=1,則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31張
叫做雅可比符號。引入勒讓德符號,運用二次互反定律,可判斷二次同餘式是否有解,但計算時需要把一個正整數分解成標準分解式,而計算雅可比符號就不需要這樣做。利用勒讓德符號的性質,容易推得:

(1)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32張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33張

(2)若mn是二正奇數,且(mn)=1,則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34張
。需要注意的是,當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35張
時,則x2呏n(mod m)無解,但當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36張
時,x2呏n(mod m)不一定有解。

原根和指數

h為一整數,n為正整數,(hn)=1,適合hl呏1(mod n)的最小正整數l叫做h對模n的次數。如果l=φ(n),此時h稱為模n的原根。1773年,L.歐拉首先證明了素數p有原根存在。1785年,勒讓德證明了;設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37張
,恰有φ(l)個模p互不同餘的數對模p 的次數為l。1801年,高斯證明了:n 有原根存在的充分必要條件是n=2,4,pl,2pl,這裏l≥1,p是奇素數。設g是素數p的一個原根,對任一整數n,(np)=1,必有一數 α使ngα(modp),0≤α<p-1,α叫做n對模p的指數,以α=indgn表示,在不致混淆時,簡寫成 α=indn,它具有與通常對數類似的性質。例如,如果p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38張
αb,則indαb呏indα+indb(modp-1)。指數的引入,對於簡化問題有幫助。

估計模p 的最小正原根的上界是著名的原根問題之一。設 mp-1的不同素因數的個數,gp)表示模p的最小正原根,可證得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39張
。運用更精密的方法,1959~1962年,D.A.伯吉斯與王元獨立地證明了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40張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41張
,其中ε為任意正數,而與“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42張
”有關的常數僅依賴於ε。另一個重要的原根問題是E.阿廷在 1927年提出的猜想:對於任意不等於1、p-1及完全平方的正整數α,必定存在無窮多個素數p,以α為原根。人們稱之為阿廷猜想。這一猜想尚未解決。

原根和指數可應用於代數編碼和數字信號處理等領域。例如,運用原根存在的定理,1968的,C.M.雷德證明了長為p的離散傅里葉變換(DFT)可化為循環卷積,其中p為奇素數。後來人們還證明了長為pl和2pl的情形。

k次剩餘

k>1,m>1,(mn)=1,若二項同餘式xkn(modm)有解,則n叫做模mk次剩餘;若無解,則n叫做模mk次非剩餘。模m 的情形可化為模pα的情形,α≥1,p是素數。p=2的情形是容易解決的。設p是一個奇素數,n是模pα的k次剩餘的充分必要條件是d=(kφ(pα))整除indgn,其中g是模pα的一個原根。恰有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43張
個模pα互不同餘的k次剩餘。當d=k時,模pα的k次剩餘叫做真k次剩餘;當d<k時,模pα的k次剩餘叫做非真k次剩餘。可以證明,非真k次剩餘可以歸結為真k次剩餘來研究,而模pα的真k次剩餘,又可歸結為模p的真k次剩餘來研究。因此,對於k次剩餘,總可假定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44張
。設k>1,p是一個奇素數,p-1=kq,定義符號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45張
,其中nq(modp)表示nqp的絕對值最小的剩餘,符號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46張
叫做模pk次剩餘特徵。容易證明:n是模pk次剩餘當且僅當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47張
。設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48張
,此時,n是模p的2k次非剩餘當且僅當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49張
。1801年,高斯證明了以下結果:設p呏1(mod8),p =α2+4b2,則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50張
的充分必要條件是b呏0(mod4)。高斯關於二次互反律和四次剩餘的深入研究,對以後數論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代數數域中的高次互反律,即希爾伯特第9問題,從F.G.M.艾森斯坦、D.希爾伯特到高木貞治、E.阿廷,才最後得到解決。一個著名的經典結果是:設p呏1(mod6),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51張
的充分必要條件是p =α2+27b2,αb是整數。對於給定的不太大的nk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52張
的充分必要條件是p具有什麼形狀,近年來一直有不少工作。1969年,K.伯德證明了:設p =α2+b2,q=X2+d 2,α呏с呏1(mod2),bd呏0(mod 2),αb>0,сd>0,pq是素數且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53張
,則
什麼是二次剩餘 第54張

參考書目

and and n,A Classical Introduction to Modern Number Theory,Springer-Verlag. New York,1982.

標籤: 剩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j1wo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