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什麼意思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什麼意思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什麼意思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指的意思是:實踐是獲取認知的必須途徑,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闡述了實踐和認知的關係,知行合一,實踐是認知的開始,而認知又是對實踐的昇華。

行”的意思是:行動、實踐、行為。始”的意思是:源頭,開始。成”的意思是:完成,成功。知”的意思是:知識。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出處:

出自陶行知先43歲時在《生活教育》上發表的《行知行》一文,他認為認知可以來源於實踐,但是認知絕不可以代替實踐。體現了他向社會學習、向實踐學習的治學態度,也藴含着其認識來源於實踐、實踐是認識基礎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解析:

陶行知批評傳統教育歷來把讀書、聽講當成知之始”,並以之為知識的唯一來源,習之既久,學生就不肯行、不敢行、終於不能行,也就一無所知”。他認為:行(做)是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創造的基礎,身臨其境,動手嘗試,才有真知,才有創新。他形象地比喻: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

陶行知的教學觀:

陶行知説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念品”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教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方法,事怎樣做便傅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陶行知提出教學做合一”,要求教”與學”同做”結合起來,同實際的生活活動結合起來,這對教師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尊重學生,注意教學之外的生活,指導學在實際的活動中學好本領,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對當時的教學方法的改革有積極作用,對我們現在的教學方式他有啟發之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zdw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