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朱熹偶成中未覺池塘春草夢化用的是哪位詩人的詩句

朱熹偶成中未覺池塘春草夢化用的是哪位詩人的詩句

未覺池塘春草夢化用的是謝靈運《登池上樓》中的詩句,後被讚譽為寫春意的千古名句,此處活用其典,意謂美好的青春年華將很快消逝,如同一場春夢。朱熹《偶成》原文: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偶成》南宋朱熹的一首七言絕句。告訴我們青春易逝,學問難成,且珍惜這年少光陰,莫輕易錯過。

朱熹偶成中未覺池塘春草夢化用的是哪位詩人的詩句

譯文: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一夢醒來,台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裏沙沙作響了。註釋:秋聲:秋時西風作,草木凋零,多肅殺之聲。

池塘春草夢:這是一個典故,源於《南史·謝方明傳》,謝方明之子惠連,年十歲能屬文,族兄靈運嘉賞之,雲:“每有篇章,對惠連輒得佳話。”嘗於永嘉西堂四詩,競日不就,忽夢見惠連,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為工。常雲:“此語神功,非吾語也。”“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賞析:這是一首勸學詩,古人常感歲月易逝,因此非常珍視光陰,有“寸陰尺璧”“一寸光陰一寸金”的説法,把極其短暫的時間比作金和玉。朱熹是南宋的大學者,自然也覺得時間寶貴。詩中“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這是詩人用切身體會告誡年輕人的經驗之談,説明人生易老,學問難成,因而必須愛惜光陰。因其“易老”、故“不可輕”,可見惜時之重要。



未覺池塘春草夢化用誰的詩句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出自宋代朱熹的《偶成》,原文如下: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意思是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一夢醒來,台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裏沙沙作響了。

“未覺池塘春草夢”作者簡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雲谷老人、逆翁。諡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是什麼意思?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的意思是: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一夢醒來,台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裏沙沙作響了。

時間真的過得很快。學習的時候總覺得很煎熬,每一天都過得很慢,但是學有所成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的努力都是很值得。現在出來工作了,反而想回到以前讀書的時候,那時候是最美好的,沒有壓力,只用讀書。所以作者要勸勉我們珍惜時間,有書讀的日子很美好,一定要好好利用。

【全文】: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出自】:宋代·朱熹《勸學詩》

【翻譯】: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不能輕易放過。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一夢醒來,台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裏沙沙作響了。

【註釋】:

學:學問,學業、事業。

一寸光陰: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形容時間短暫。

輕:輕視,輕鬆放過。

未覺:沒有感覺、覺醒。

池塘春草夢:東晉詩人謝靈運《登池上樓》中有“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是歌詠南國早春的句子。

階:台階。梧:梧桐,落葉喬木。

【賞析】:

本詩中的“勸”起着統領全篇的作用。“勸”解釋為“勉勵”的意思。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這是詩人用切身體會告誡年輕人的經驗之談,説明人生易老,學問難成,因而必須愛惜光陰。因其“易老”、故“不可輕”,可見惜時之重要。説明應該珍惜自己美好的年華,努力學習,切莫讓可貴的時光從身邊白白地溜走。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詩人以敏鋭、細膩的筆觸,借用前人詩句中的優美形象,結合自己對“少年易老學難成”的深切感受,把時間快過,歲月易逝的程度,用夢未覺,梧葉秋聲來比喻,十分貼切。

全詩通過夢未醒、梧葉已落來比喻光陰轉瞬即逝,告誡青年人珍視光陰,努力向學,用以勸人,亦用於自警。告誡人們要珍惜光陰,追求學業,感歎人生苦短,要抓緊時間學習,將來才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蹉跎人生。

【創作背景】:

公元1196年(慶元二年)為避權臣韓侂胄之禍,朱熹與門人黃幹、蔡沈、黃鐘來到新城福山(今黎川縣社蘋鄉竹山村)雙林寺側的武夷堂講學,並寫下此詩。

【我的感想】:

人的一生很短。我們擁有最公平的就是時間。每個人每一天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但是有的人能夠成功,有的人只是碌碌無為。成功的人有自己的目標,合理分配時間。

得過且過的人只是浪費時間,沒有進步。能夠有學習機會的時候就要好好把握,時間易逝,我們只能夠用時間換取知識,改變我們的命運!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此句詩名是《偶成》還是《偶作》?

詩句“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的詩名是:

《勸學詩 / 偶成》。

《勸學詩 / 偶成》

作者:朱熹    朝代:宋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對照: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

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台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裏沙沙作響了。

註釋:

池塘春草夢:這是一個典故,源於《南史·謝方明傳》,謝方明之子惠連,年十歲能屬文,族兄靈運嘉賞之,雲:“每有篇章,對惠連輒得佳話。”嘗於永嘉西堂四詩,競日不就,忽夢見惠連,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為工。

常雲:“此語神功,非吾語也。”“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是謝靈運《登池上樓》中的詩句,後被讚譽為寫春意的千古名句,此處活用其典,意謂美好的青春年華將很快消逝,如同一場春夢。

秋聲:秋時西風作,草木凋零,多肅殺之聲。

作者簡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諡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家境窮困,自小聰穎,弱冠及第,中紹興十八年進士,歷高孝光寧四朝。

擴展資料

《勸學詩 / 偶成》賞析:

這是一首逸詩,具體寫作年代不詳,大約在紹興末年(1162)。日本盛傳此詩,我國大陸亦不脛而走,以為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備考。其主旨是勸青年人珍視光陰,努力向學,用以勸人,亦用於自警。

該詩語言明白易懂,形象鮮明生動,把時間快過,歲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夢未覺,階前梧桐忽秋聲來比喻,十分貼切,倍增勸勉的力量。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的作者是誰

宋代朱熹的《偶成》

少年易老學難成,

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

階前梧葉已秋聲。

意思是:時光容易逝去,少年的時光如果不珍惜,一晃就要慢慢走向衰老,如果老了才想起學習,就晚了。哪怕是一點點的光陰都不要輕視,春天剛剛來臨,還沒有發覺到春草綠了,展眼間,台階前的梧桐葉已經發黃了。

一寸光陰不可輕的上一句是什麼

一寸光陰不可輕的上一句是少年易老學難成,另一種説法是少年易學老難成。出自南宋理學家朱熹的《偶成》也叫《勸學詩》。勸告年輕人珍惜光陰、發憤圖強。

偶成

少年易老學難成,

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

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台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裏沙沙作響了。

另一説法是:“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譯為:年輕的時候領悟力高、學習容易到老了就很難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

賞析

古人常感歲月易逝,因此非常珍視光陰,有“寸陰尺璧”“一寸光陰一寸金”的説法,把極其短暫的時間比作金和玉。朱熹是南宋的大哲學家,自然也覺得時間寶貴。這首詩就是告誡少年們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這是詩人用切身體會告戒年輕人的經驗之談,説明人生易老,學問難成,因而必須愛惜光陰。因其“易老”、故“不可輕”,可見惜時之重要。説明應該珍惜自己美好的年華,努力學習,切莫讓可貴的時光從身邊白白地溜走。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詩人以敏鋭、細膩的筆觸,借用前人詩句中的優美形象,結合自己對“少年易老學難成”的深切感受,把時間快過,歲月易逝的程度,用夢未覺,梧葉秋聲來比喻,十分貼切,備增勸勉的力量;從而使“一寸光陰不可輕”的題旨得以更鮮明的體現,給讀者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

朱熹作為一個理學家,其詩往往藴含一些哲理,但他卻能將這些哲理用比喻的方式表達出來,讓人不覺枯燥乏味,這是他詩歌的一大特色。此詩勉勵年輕人要愛惜時間,刻苦學習,不要浪費自己的青春,刻苦治學,有所作為。

朱熹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歲考中進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註》《太極圖説解》《通書解説》《周易讀本》《楚辭集註》,後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註》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x4xp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