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是什麼意思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是什麼意思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是什麼意思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的意思:

在風雨中,梨花落盡了,寒食節也過去了,有幾家的墳上會有子孫來掃墓呢?寒食:寒食節,清明前兩天(一説前一天),舊習俗這天掃墓、祭祖。過:過去了,盡了。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的出處:

明代·高啟的《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這兩句詩,詩人想象了清明節墓地上的情景,反映了元末戰亂後的蕭條景象,表現了詩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對統治者的不滿。

相關原文: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相關譯文:

全身衣服都沾滿了血淚和塵埃,戰亂結束了,但是回到故鄉也還會感到悲哀。

在風雨中,梨花落盡了,寒食節也過去了,有幾家的墳上會有子孫來掃墓呢?

其中的亂後”,是指元末戰亂以後,元末有長達二十餘年的農民軍與政府軍和地主武裝之間的大混戰。寒食,指寒食節,清明前兩天(一説前一天),舊習俗這天掃墓、祭祖。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的賞析

這首詩通過清明節沒人祭掃荒墳的一個生活面,寫出經過元末大戰亂後,農村蕭條凋敝的情景。此詩前兩句寫陳秀才還鄉的情景,之後詩人自己也免不了悲從中來;後兩句想象清明節墓地上的情景。

反映了元末戰亂後的蕭條景象,表現了詩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對統治者的不滿。全詩由此及彼,由個別到一般,意境漸寬,感人至深。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兩句寫此時此地,寫詩人送陳秀才還鄉”之景。滿衣血淚與塵埃”表現了陳秀才本人的形象,陳秀才劫後餘生,還鄉時的形象,很是悲哀。亂後還鄉”點題,交待了時間背景,繼而引出後兩句。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兩句寫彼時彼地,是詩人想象清明節廣大農村墓地上的情景。亂後家鄉,百姓家破人亡,沒有後輩到尊長的墓前來祭掃家鄉,已經滿目荒涼。這兩句反映出戰亂後蕭條破敗的鄉村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對統治者的不滿。

詩人簡介:

高啟,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字季迪,號槎軒。元末隱居吳淞青丘,自號青丘子。

高啟才華高逸,學問淵博,能文,尤精於詩,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為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初明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o64r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