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少年不識愁滋味下一句

少年不識愁滋味下一句

少年不識愁滋味下一句

少年不識愁滋味”下一句是:愛上層樓。

全句意思是:少年時我不懂什麼是憂愁,閒來時喜歡登上高樓。

少年:指年輕的時候。

不識:不懂,不知道什麼是。

該句出自《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詞人辛棄疾創作的一首詞。

原文: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説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説還休。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譯文:

少年時我不懂什麼是憂愁,閒來時喜歡登上高樓。我喜歡登上高樓,為寫新詞無愁也要勉強説愁。

如今我已嚐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説愁而又不説愁。想説愁而又不説愁,卻説天氣涼爽好一個秋!”

詞句註釋:

1、醜奴兒:詞牌名,又名採桑子”。雙調四十四字,前後片各三平韻。

2、博山:在今江西省廣豐縣西南。因狀如廬山香爐峯,故名。

3、為賦”句:為了寫出新詞,沒有愁而硬要説有愁。強(qiǎng),勉強地,硬要。

4、識盡:嘗夠,深深懂得。

5、欲説還休:內心有所顧慮而不敢表達。休,停止。

作品賞析

此詞通篇言愁,通過回顧少年時不知愁苦,襯托而今”深深領略了愁苦的滋味,卻又説不出道不出,寫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變化,構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淺意深,令人回味無窮。

詞的上片,作者着重回憶少年時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歡登上高樓,憑欄遠眺。少年時代,風華正茂,涉世不深,樂觀自信,對於人們常説的愁”還缺乏真切的體驗。詞的下片,表現自己隨着年歲的增長,處世閲歷漸深,對於這個愁”字有了真切的體驗。作者懷着捐軀報國的志願投奔南宋,本想與南宋政權同心協力,共建恢復大業。誰知,南宋政權對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他不僅報國無門,而且還落得被削職閒居的境地,其心中的愁悶痛楚可以想見。

詞中通過少年”而今”,無愁、有愁的對比,表現了他受壓抑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是對南宋統治集團的諷刺和不滿。在藝術手法上,少年”是賓,而今”是主,以昔襯今,以有寫無,以無寫有,寫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渲染一個愁”字,並以此為線索層層鋪展,感情真摯委婉,言淺而意深,將詞人大半生的經歷感受高度概括出來,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標籤: 愁滋味 少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8825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