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鋤禾的作者是誰

鋤禾的作者是誰

《鋤禾》的作者是唐代李紳。這首詩的作者,絕大多數資料中都認定為李紳。不過存在爭議,有極少數書籍,把這首詩歸為中晚唐詩人聶夷中的名下。李紳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之一,與著名文人白居易、元稹等交往甚密。聶夷中的詩歌風格平易而內容深刻,是晚唐靡麗詩風中一抹亮色。

鋤禾的作者是誰

鋤禾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賞析:這首詩沒有從具體人、事落筆,它所反映的不是個別人的遭遇,而是整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詩人選擇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告訴人們應該節約食物,不浪費。在表現手法上,作者採用相互對比,前後映襯的方法,不僅給人以鮮明強烈的印象,而且發人深省。



《鋤禾》的作者是誰?

《鋤禾》是一首唐詩,被選入國小語文教科書,作者為唐代李紳,也有人認為是聶夷中所作。

聶夷中(837~?),唐代詩人。字坦之。河東(今山西永濟)人,一説河南人。出身貧寒,備嘗艱辛。鹹通十二年(871)中進士。由於時局動亂,他在長安滯留很久,才補得華陰尉。到任時,除琴書外,身無餘物。聶夷中的詩作,風格平易而內容深刻,在晚唐靡麗的詩風中獨樹一幟。

李紳(772-846),唐代詩人。字公垂,潤州無錫(今江蘇無錫市)人。公元806年(元和元年)舉進士。曾為翰林學士、宰相,後出任淮南節度使。他和白居易、元稹等人交往密切,在元、白提倡“新樂府”之前,就首創新樂府二十首,今失傳,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之一。現存《追昔遊詩》三卷,《雜詩》一卷

全詩如下: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如下: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着農民的血汗?

擴展資料:

“盤中餐”,這原是人們天天接觸,頓頓必食的,然而並沒有誰想到把這粒粒糧食和農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聯繫在一起。詩人敏鋭地觀察到了,並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這就給人們以啟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從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糧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詩人在闡明上述的內容時,不是空洞抽象地敍説和議論,而是採用鮮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對比來揭露問題和説明道理,這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兩句並沒有説農民種田怎樣辛苦,莊稼的長成如何不易,只是把農民在烈日之下鋤禾而汗流不止的情節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這種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體、深刻且真實。

詩人最後用反問語氣道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説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糧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體微察細,形象而貼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鋤禾

《鋤禾》的作者是誰?

《鋤禾》的作者是李紳。

唐大曆七年(772年),李紳生於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李紳幼年喪父,由母教以經義。青年時目睹農民終日勞作而不得温飽,以同情和憤慨的心情,寫出了千古傳誦的《憫農》詩2首,內有“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譽為憫農詩人。

主要成就

李紳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他是唐代第一個有意識地以“新題樂府”為標榜和傳統的古題樂府區別開來的詩人。他曾一氣寫出《新題樂府》二十首。

李紳“是新樂府運動的先鋒,對唐代長篇敍事詩的發展也有貢獻”(吳庚舜等主編《唐代文學史》)。中唐是文學史上敍事詩較為發達的時期,李紳是當時重要的詩人,與元稹、白居易等為敍事詩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李紳長篇敍事詩的成就與影響僅次於元白。

李紳六十七歲時自編其詩集為《追昔遊詩》,用各種體裁追敍平生的遭遇和遊歷,抒發懷舊之情與盛衰之感,其中有很多是回憶當年漫遊各地的寫景之作。這些作品具有一定的藝術性。

鋤禾的作者是誰

鋤禾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李紳。出自《憫農二首》,全詩為: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創作背景:根據唐代範攄《云溪友議》和《舊唐書·呂渭傳》等書的記載,大致可推定這組詩為李紳於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所作。

作品鑑賞:《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的組詩作品。這組詩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農民的生存狀態。第一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第二首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裏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後以語近意深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組詩選取了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集中地刻畫了當時社會的矛盾。風格簡樸厚重,語言通俗質樸,音節和諧明快,並運用了虛實結合與對比手法,增強了詩的表現力。

作者簡介:李紳(772—846),字公垂,潤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唐憲宗元和元年(806)進士,曾因觸怒權貴下獄。唐武宗時為宰相,後出任淮南節度使。與元稹、白居易等人交往密切,在元、白提倡“新樂府”之前,就首創新樂府二十首,今失傳,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之一。《全唐詩》錄其《追昔遊詩》三卷,《雜詩》一卷。

古詩《鋤禾》全詩內容是什麼?

《憫農二首》李紳〔唐代〕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譯: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卻仍有勞苦農民被餓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一粒一粒都是農民辛苦勞動得來的呀?

賞析

這首詩語言樸實無華,淺顯易懂,但卻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藉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議論,來揭示生活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描述,細緻寫烈日下農民田中鋤禾議論,緊緊圍繞人人必需的“盤中餐”。

而且,詩的前後聯繫很緊,順理成章。沒有前面兩句的描述,後面兩句議論就顯得空泛,沒有根基,沒有力量。反之,沒有後面的議論,前面的描述也就還停留在表面,意義也就沒有這樣深刻了。

這兩首小詩在百花競麗的唐代詩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卻流傳極廣,婦孺皆知,不斷地被人們所吟誦、品味,其中不是沒有原因的。

鋤禾日當午的詩名作者是誰?

鋤禾日當午的詩名作者是唐代李紳。

全文: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譯:

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穫很多的糧食。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

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擴展資料:

詩人所抒寫的內容是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許多熟視無睹的情況,如果一旦有人加以點撥,或道明實質,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種道理,就會覺得很醒目,很清楚,從而加深了認識。

這首詩所以有生命力,就有這一方面的道理。“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種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習見,眾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難於像詩人那樣去聯繫社會、階級而思考一些問題。詩人卻想到了,他從“四海無閒田”的大豐收景象裏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

這一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盤中餐”,這原是人們天天接觸,頓頓必食的,然而並沒有誰想到把這粒粒糧食和農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聯繫在一起。

詩人敏鋭地觀察到了,並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這就給人們以啟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從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糧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標籤: 鋤禾 作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3g0k1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