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雖有至道的至是什麼意思

雖有至道的至是什麼意思

雖有至道的至是什麼意思

雖有至道”的至”的意思是:達到極點,這裏指最好的。

雖有至道”的意思:

即使有最精妙的道理。

雖有至道”的出處:

西漢·戴聖《禮記》。

相關原文: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兑命》曰:學(xiào)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羣;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説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相關譯文: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餚,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習後就知道不足,教導人後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後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後能自我勉勵。所以説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的。《兑命》上説:教導別人佔自己學習的一半。”説的就是這個道理啊。

古代設學施放,每二十五家的"閭"設有學校叫"塾",每五百家的"黨"有自己的學校叫"庠",每一萬二千五百家的一"術"有自己的學校叫"序",在天子的王城或諸侯的國都設立有太學。〔太學〕每年招收學生入學,每隔一年對學生考查一次。

《禮記》的介紹: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於漢代,相傳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書中內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制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説、禮樂中和説),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

標籤: 雖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2xj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