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中的三五是指什麼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中的三五是指什麼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中的三五是指什麼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中的三五”表示十五,是指農曆每月十五,就是農曆十五的夜晚。古人記時,往往以兩個數字的乘積表示應有的數量。三五之夜”多出現在古文中,最早出自明代歸有光的《項脊軒志》。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釋義: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出自明代歸有光的記事散文《項脊軒志》,意思是農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懸,照亮半截牆壁。

三五”的運用:

三五”,指其乘數十五。這是古代的一種表數方法,如年方二八”,即十六歲。三五”用在時間概念上,常指陰曆每月十五日。例如《古詩十九首》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此外也可以表年齡,如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的《雜詩》年始三五間”,即十五歲左右。

在古代天文學上,三五”又有特指三謂三辰,五謂五星”,即日、月、星三辰,金、木、水、火、土五星。

戰國時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楚辭·九章·抽絲》中望三五以為象兮,指彭咸以為儀。”這裏的三五”,指楚國立業、受封、稱霸的三君及諸侯中勢力強大,稱霸一時的人。

此外,三五”又為不定數詞,泛指三個、五個(人或人家),如古典名著《儒林外史》第一回,寫王冕戴了高帽、穿了闊衣,用牛車載了母親,在鄉鎮上玩耍,惹得鄉下孩子們三五成羣跟着他笑”。再如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時久病初起作》詩遂將三五少年輩,登高遠望形神開”。

另外,三五”也可泛指其他事物,如現代著名作家葉聖陶先生的名篇《多收了三五斗》;古典名著《西遊記》十八回描寫豬八戒:……食腸卻又甚大,一頓要吃三五斗米飯。”等。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原文節選:

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堦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節選譯文:

家中的書擺滿了書架,我仰頭高聲吟誦詩歌,有時又靜靜地獨自端坐,自然界的萬物皆有聲音;庭院、台階前靜悄悄的,小鳥不時飛下來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離開。農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懸,照亮半截牆壁,桂樹的影子交雜錯落,微風吹過影子搖動,可愛極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2w3ol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