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的域的意思是什麼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的域的意思是什麼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的域的意思是什麼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的域”的意思是:這裏用作動詞,是限制的意思。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的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邊界。

該句出自《孟子·公孫丑下》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註釋:

天時:指有利於作戰的時令,氣候。

地利:指有利於作戰的地形。

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團結。

三裏之城:方圓三裏的內城。

城:內城。

郭:外城。在城外加築的一道城牆。

環(huán):圍。

之:代這座城

而:連詞表轉折。

夫:句首發語詞,不譯。

而:連詞表遞進。

天時:指有利於攻戰的自然氣候條件。

是:這。

也:表判斷語氣,是”。

城非不高也:城牆並不是不高啊。非:不是。

池:護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武器;革,皮革製成的甲、胄、盾之類。

堅利:堅固精良。利:精良。

米粟(sù):糧食。

多:充足。

委:放棄。

而:然後

去:離開。

之:代詞,代城”。

是:代詞,這

故:所以。

域:這裏用作動詞,是限制的意思。

以:憑藉。

封疆之界:劃定的邊疆界線。封,劃定。封疆:疆界、邊境。

固:使鞏固。

國:國防。

山溪:山河。

險:險要的地理環境。

威:震懾。

以:憑藉,依靠之意。

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鎧甲”,比喻武力、軍事”。

得道者:實施仁政”的君主。者,什麼的人,此處特指君主。道,正義。下同。

失道者:不實施仁政”的君主。

寡:少。

之至:到達極點。之:去,往,到。至:極點。

畔:同叛”,背叛。

順:歸順,服從。

以:憑藉,靠。

之: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親戚:內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

故:所以。

有:要麼,或者。

勝:取得勝利。

譯文: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一座方圓三裏的小城,有方圓七裏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不如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城牆並不是不高啊,護城河並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並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並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內部團結啊。所以説,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邊界,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鋭利。能行仁政”的君王,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連內外親屬也會背叛他;支持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所有人都會歸順他。憑着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屬都反對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

賞析

文章善於運用設喻的方法。從文章末端看,孟子雖反對戰爭,卻多次提到戰爭。這是為了迎合諸侯們的心理打個比方,以便有機會向諸侯們宣傳自己的仁政”主張。文章析理精微,議論恢宏,氣勢奔放,闡明引申層層深入,邏輯性很強;還採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使文章語氣強烈,具有説服力。

作者介紹: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 ,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聖”。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於《孟子》一書。

標籤: 域民 之界 封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10jw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