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有關故不戰的知識大全

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的判是什麼意思
  • 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的判是什麼意思

  • 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判的意思是:決定。整句意思是:所以用不着戰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決定了。該句古文出自蘇洵《六國論》。節選: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
  • 19915
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分別是什麼典故
  • 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分別是什麼典故

  • 1、桂陵之戰:魏國在戰國初期因魏文侯的改革而變得強大起來,因而引起了其他諸侯的戒備。公元前356年,趙成侯在平陸(今山東汶上)和齊威王、宋桓侯相會以示好,並與燕文公在阿(今河北南陽北50裏)會盟。由此,魏國開始有被諸國聯合進攻的可能,因此魏國欲找機會突破,以解除這個危機。(1)公元...
  • 18104
戰神霍去病的故事
  • 戰神霍去病的故事

  • 公元前123年,漢武帝任命十七歲的霍去病為驃姚校尉,跟隨衞青攻打匈奴。霍去病親率八百鐵騎深入敵方並且大獲全勝,斬獲敵人兩千多人,其中還包括活捉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公元前121年,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同年,霍去病領兵出擊匈奴,殲敵降伏近十萬人,使漢朝控制了...
  • 22020
戰略和戰術的不同點
  • 戰略和戰術的不同點

  • '戰略''戰術'原本均是軍事領域的專有名詞。戰略是指導戰爭全局的規劃和方略,戰術是指導和進行戰鬥的方法。兩者的層面、範圍和作用是不一樣的,戰略是高層面大範圍的,戰術是淺層面小範圍的,但是兩者又是相互影響而構成的一個有機聯繫的動態系統。戰略與戰術的...
  • 20434
狐疑不決的故事
  • 狐疑不決的故事

  • 古時候,黃河邊有盟津、河津兩個渡口。這兩處河面每到冬天,河水都會凍結成幾丈厚的冰層,人和車馬都能在冰上通過。可是,深秋河面剛剛結冰的時候,人們無法估量冰層的厚度,不敢貿然通過。於是人們便想出了一個辦法:先讓狐狸從冰上走過,如果狐狸能通過,那麼人和馬皆可大膽行走在冰上...
  • 17849
不脛而走的故事
  • 不脛而走的故事

  • 三國時期,吳國的孫策對有才之士十分妒忌,常常藉故將有才能者殺掉。有一個名叫盛孝章的有才者住在東吳,是孔融的好友。他為人耿直、孤傲,一向為孫策嫉恨。孔融常常為他擔心,生怕他被孫策殺掉。...
  • 25142
牧野之戰的成語典故
  • 牧野之戰的成語典故

  • 牧野之戰的成語有哪些牧野之戰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次戰役,有着非同一般的意義,與此同時還誕生了很多知名的成語典故,出自牧野之戰的成語典故,第1個就是臨陣倒戈。事情發生在商朝末年,百姓生活在暴政之下,生活艱難困苦,西伯侯姬昌發動了軍事變動,推翻了商朝暴政,在戰場上之前...
  • 4583
舌戰羣儒的故事是什麼
  • 舌戰羣儒的故事是什麼

  • 1、東漢末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較有實力的軍閥大都被他消滅了,惟獨劉備和孫權還有發展壯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併這兩股勢力還比較難。2、於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書信去東吳,想和孫權聯手消滅劉備。3、孫權手下的謀士大都主張降曹自保,只有魯肅主張聯劉抗曹。但魯肅自知...
  • 24706
桂陵之戰的成語典故
  • 桂陵之戰的成語典故

  • 桂陵之戰的相關成語是圍魏救趙,歷史典故: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釋失中山的舊恨,便派大將龐涓前去攻打中山。這中山原本是東周時期魏國北鄰的小國,被魏國收服,後來趙國乘魏國國喪伺機將中山強佔了,魏將龐涓認為中山不過彈丸之地,距離趙國又很近,不若直打趙國都城邯鄲,既解舊恨又一舉...
  • 3482
背水一戰的故事
  • 背水一戰的故事

  • 楚漢戰爭時,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領二十萬大軍在井陘關阻擊韓信。見此情況後,韓信命令部隊在井陘關二十里外的地方安營紮寨。隨後,韓信又派兩千輕騎潛伏在山上觀察敵情,並叮囑他們,一旦趙軍離開大營,就攻佔他們的營寨。背水一戰的故事40字楚漢相爭時,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
  • 9619
五年級作文抗日戰爭故事讀後感
  • 五年級作文抗日戰爭故事讀後感

  • 五年級作文抗日戰爭故事讀後感怎麼寫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五年級作文抗日戰爭故事讀後感首先可以寫這些書籍的寫作時間和寫作背景;其次可以寫這些書籍的作者的個人信息以及個人經歷;接着可以寫書中自己敬佩的人物、情節以及令人感觸深刻的部分;最後結尾部分可以寫自己的感悟和...
  • 25544
背水一戰是誰的典故
  • 背水一戰是誰的典故

  • 背水一戰是誰的典故的答案是:韓信楚漢相爭之時,劉邦命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紮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
  • 21144
舌戰羣儒的故事是怎樣的
  • 舌戰羣儒的故事是怎樣的

  • 《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寫諸葛亮隻身隨魯肅過江、遊説東吳羣臣。時值劉備新敗,退守夏口,曹操大軍壓境,東吳上下主降之風日盛。在此情勢下,諸葛亮以其超人的膽識同東吳羣儒展開舌戰,並以其滔滔辯才使對手一個個皆成“口”下敗將,並最終説服了孫權,使吳蜀聯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
  • 22577
背水一戰的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 背水一戰的故事主要講了什麼

  • 背水一戰的故事來源於《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背水”指的是背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每當我們在攻克難題的時候,都會不約而同的提到“背水一戰”這個成語,但是大家知道這個成語的由來嘛?其中又有着怎樣的故...
  • 5690
知事故而不世故下一句
  • 知事故而不世故下一句

  • 知事故而不世故全句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善自嘲而不嘲人”。期意思是瞭解世俗,自己卻又不會變得世俗,喜歡自己反省檢討,卻不會主動去指出別人的缺陷。這是我們生活和人生中的智者之言也。隨他人如何處事,我向往的非名利往來。我對你坦誠相待,一片赤誠。我對人謙虛有禮,不膨脹,不自...
  • 23475
背水一戰的主人公是誰背水一戰的故事是怎樣的
  • 背水一戰的主人公是誰背水一戰的故事是怎樣的

  • 背水一戰典故背水一戰,又稱井陘之戰,發生於漢高祖三年(前204年),漢軍和趙軍在井陘交戰,漢軍大將韓信利用趙軍主帥陳餘輕敵之心,擺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陣,鼓吹本軍將士奮勇作戰以求死裏逃生,並另調兩千輕騎趁隙奪取趙軍軍營並在軍營內插滿漢旗。趙軍想回營稍作歇息之餘驚見本營插滿...
  • 19725
背水一戰的故事是什麼
  • 背水一戰的故事是什麼

  • 1、韓信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中,然後東渡黃河,打敗並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於項羽的魏王豹,接着往東攻打趙王歇。2、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
  • 24286
赤壁之戰的故事概括50
  • 赤壁之戰的故事概括50

  • 赤壁之戰主要內容: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攻打吳國,吳蜀聯合抗曹。因魏軍不善水戰,孔明、周瑜決定火攻。龐統假意投奔曹操,建議魏軍船隻用鐵索連在一起抵禦風浪;周瑜假打黃蓋,後者假裝降魏;孔明推測出東風將至。黃蓋帶數十條船降魏,船裏裝滿柴草。周瑜採納部將黃蓋所獻火攻計,並令其...
  • 12506
背水一戰的故事經過是怎樣的
  • 背水一戰的故事經過是怎樣的

  • 背水一戰一詞,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被韓信楚漢戰爭時,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領二十萬大軍在井陘關阻擊韓信。見此情況後,韓信命令部隊在井陘關二十里外的地方安營紮寨。隨後,韓信又派兩千輕騎潛伏在山上觀察敵情,並叮囑他們,一旦趙軍離開大營,就攻佔他們的營寨。韓信還...
  • 26358
背水一戰由什麼典故而來
  • 背水一戰由什麼典故而來

  • 背水一戰由漢將軍韓信率軍攻趙一典故而來。高祖三年十月,漢將軍韓信率軍攻趙,穿出井陘口,命令將士背靠大河擺開陣勢,與敵人交戰。韓信以前臨大敵,後無退路的處境來堅定將士拼死求勝的決心,結果大破趙軍。“背水一戰”比喻處於絕境之中,為求生路而決一死戰。原文:《史記·淮陰侯...
  • 2155
城濮之戰的成語典故
  • 城濮之戰的成語典故

  • 城濮之戰成語的故事城濮之戰發生在公元前632年,晉楚兩個國家在魏國城濮地區進行了一次爭奪中原霸權的首次戰爭,當時還因為這場戰爭出現了一個非常有名的成語:退避三舍。這一成語是當時晉文公兑現了流亡楚國時所許下的退避三舍的諾言令晉軍直接後退,避開了楚軍的鋒芒,隨後晉文...
  • 12405
知世故而不世故的解釋
  • 知世故而不世故的解釋

  • 知世故而不世故的解釋,第一個世故是名詞,人情世故。第二個是形容詞,處事圓滑世故。這句話是説做人要懂得為人處世道理,通曉人情世故,但並不會因此就奸滑世故,只知溜鬚拍馬。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什麼意思?知世故而不世故的意思是:懂得人情世故,但不會因此變得奸猾世故。備註:句中第一個...
  • 11945
三英戰呂布的故事
  • 三英戰呂布的故事

  • 關羽斬殺華雄後,袁紹召集十八路聯軍,出兵虎牢關繼續攻打董卓。董卓親自領兵鎮守虎牢關,並派呂布出城迎戰。袁紹麾下大將方鋭率先出戰,兩人剛交戰,方鋭便被呂布斬於馬下。袁紹幾次派人出戰,交手沒幾個回合都被呂布打敗。三英戰呂布故事概括故事概括:東漢末年,各諸侯帶各路兵馬討伐...
  • 29948
長勺之戰的成語典故
  • 長勺之戰的成語典故

  • 長勺之戰的成語典故:春秋時期魯國大敗來犯齊軍的戰役。魯莊公十年,齊國攻魯。魯與齊軍遇於長勺,莊公用曹劌的計謀,採取“敵疲我打”的方針,打敗齊軍。1、戰役起因:齊襄公於周莊王十一年年底被公孫無知暗殺,月餘後公孫無知亦被國人所殺。2、公子糾及公子小白各自從魯國及莒國返國...
  • 15426
目不識丁的故事
  • 目不識丁的故事

  • 目不識丁這個成語出自《舊唐書·張弘靖傳》。在唐憲宗時期,幽州節度使張弘靖手下有兩個叫韋雍和張忠厚的人。兩人常吃喝到很晚,還要求侍衞送他們回家,在途中鬧得百姓不得安寧。有一次,兩人喝醉後大罵士兵在無戰事時毫無用處,連丁字都不認識。士兵聽後非常生氣,對此議論紛紛。恰...
  • 3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