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七夕農曆幾月幾日

七夕農曆幾月幾日

七夕農曆幾月幾日的答案是:農曆七月初七

七夕農曆幾月幾日

七夕,原本並非情人節,而是七巧節、女兒節,也就是給少女們的節日,是從星宿崇拜演化而來的,稱拜七姐,因為在七月七日晚上舉行,所以稱為七夕,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其實是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七夕之所以演變為中國的情人節,主要跟牛郎織女的故事有關。

2022年七夕情人節是陰曆。七夕情人節説的便是每年陰曆七月初七,而之所以將其看作為情人節,是因為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説,因被賦予了與愛情有關的內涵,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西和位於甘肅省東南部,乞巧風俗歷史悠久,與中華民族“七夕”文化基本上同源同時。

西和乞巧風俗的分佈,以西漢水源頭的漾水河、鹽官河流域為中心,乞巧民俗活動從農曆六月三十晚(小月二十九)開始至七月初七晚結束,歷時七天八夜。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整個活動分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娛巧、卜巧、送巧七個環節。每一環節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幾個富有特徵性的儀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詞、曲譜、舞蹈形式,以及與農耕文明相關的崇拜儀式,還有與生活相關的紡織女工、服飾、道具、供果製作等。

廣州天河區、番禺區、黃埔區一帶把七夕乞巧節稱為“七姐誕”,又叫“七娘誕”“擺七娘”“拜七娘”,是嶺南古老乞巧民俗的存續。

清代末期,廣州形成了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等專賣女子用品的乞巧街市。七夕之日,由社區組織“拜七娘”儀式,祭拜對象除了牛郎、織女二星,還有織女的6個姐妹。這日的主要活動為“擺巧”,即“擺七娘”;“拜仙”,即“拜七娘”;“乞巧”,即進行“賽巧”或“卜巧”的遊戲活動,包括“對影穿針”“浮針試巧”等經典乞巧遊戲;還有“吃七娘飯”“看七娘戲”等。

其中,社區女性展示手工藝製品,是“擺巧”活動的主要內容。她們扎制的民間傳説、歷史故事人物玩偶栩栩如生,植物、器物造型活靈活現,鬥智鬥巧,盡展才藝。

早在戰國時期就有對牛郎星、織女星的記載。東漢時,傳説天帝為媒,讓牛郎與織女成婚,但玉帝又令西王母以銀簪劃河為界,規定每年七月七牛郎才能借鵲橋同織女相會,民間據此傳説形成了七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lwdqo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