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百聞不如一見下一句是什麼意思

百聞不如一見下一句是什麼意思

“百聞不如一見”的下一句是:“百見不如一干”,這句話的意思是:聽説的再多,不如自己親眼見上一見,見的再多,不如自己親身體驗一下。這句話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對於一些事情我們不要道聽途説,要眼見為實,親身去實踐。

百聞不如一見下一句是什麼意思

“百聞不如一見”出自《漢書·趙充國傳》。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百聞不如一見的故事:漢武帝后期,聚居在西北部的羌族,經常向內地侵擾,攻城略地。

匈奴也想聯合羌人共同侵擾漢朝。

面對這種形勢,武帝曾提出要斬斷匈奴右臂,指的正是這種聯合,但派去的士兵也為羌人所敗。

這時,羌入又逐漸向湟水以北移動,找尋農民棄耕的地方去放牧。

同時羌人各部落也有聯合一致的趨向,郡縣官吏也禁止不了。

這時匈奴又想勾結羌人,以擴大對漢西部的侵擾。

漢朝派往浩窖的軍隊,被羌人打敗,損失甚大。

宣帝期間,光祿大夫義渠安國出使到了羌族,羌先零部落酋長向他表示要北渡湟水,到漢民不種田的地方畜牧。

義渠安國向朝廷報告這個情況。

趙充國彈劾義渠安國奉使失職。

從此以後,羌人依照以前的話,擅自渡過湟水,當地漢朝的郡縣長官不能禁止。

元康三年,先零部落與各個羌族部落酋長二百多人“解仇交質”,訂立盟約,打算共同侵擾漢朝地區。

神爵元年春,大漢中央兩府又推薦義渠安國出使諸羌,瞭解其動向。

義渠安國不懂策略,一到羌部,就召集先零部落的頭領三十多人,以他們都有逆而不順之罪,全部斬首。

於是羌族各部及歸義羌侯楊玉等都很震恐,離開其地,劫掠其他小族部落,犯漢邊塞,攻城邑,殺長吏義渠安國以騎都尉身份帶領三千騎兵守備羌人,被羌人所擊,損失慘重。

他領兵退到令居,向皇帝報告。

漢宣帝召集羣臣商議,詢問誰願領兵前去邊關退敵。

話音剛落,一位七十六歲的老將挺身而出,自告奮勇要求前往。

這位銀鬚飄飄的老將就是曾經與羌人打過幾十年交道的趙充國。

漢宣帝非常高興,問他要帶多少人馬。

趙充國説:“聽別人講一百次,不然親眼一見。

用兵是很難在遙遠的地方計算好的。

由於兩地相距太遠,一時難以計算,所以,我想親自到那裏看看,定下攻守方案,畫好地圖,再上奏。

”經宣帝同意,趙充國帶領一支偵察部隊渡過洶湧澎湃的黃河,刺探敵情去了。

路上,碰到了小股敵軍,漢軍奮勇衝殺,俘虜了不少羌兵將士們準備乘勝追擊,趙充國阻攔説:“我軍長途跋涉,主要目的是探明敵人的情況,如果逞一時之勇,緊追不捨,孤軍深入敵人腹地,難免要吃大虧。

”將士們聽了,都很佩服老將軍的遠見。

趙充國觀察了地形,掌握了敵軍的兵力部署,又從俘虜口中瞭解到許多敵人內部的情況,這才制定出駐兵屯守、整治邊關、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策略,上奏宣帝。

不久,朝廷就派兵打敗了來犯的羌人,恢復了西北邊疆的安定。

趙充國不信道聽途説,親臨實地查看的作風,為後人所效仿。

標籤: 百聞不如一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53jlr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