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宇航員為什麼要被抬下來

宇航員為什麼要被抬下來

宇航員為什麼要被抬下來的答案是:宇航員在微重力的環境中,骨質流失加劇。實驗證明人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不僅人會丟失骨鈣,就連形成骨鈣的機制也發生了問題

宇航員,或稱航天員,全稱宇宙航天員,則指以太空飛行為職業或進行過太空飛行的人。確定太空飛行的標準則沒有完全統一。在美國,以旅行高度超過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稱為宇航員(astronaut)。國際航空聯合會(FAI)定義的宇宙飛行則需超過100公里。到2004年4月18日為止,按照美國的定義共計440人,在太空裏度過了一共27,082個全體乘員天(crew-day,美國的定義),在太空中散步共享了98個全體乘員天。在國際航空聯合會的定義下,只有434人符合資格。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來自至少32個國家。在香港及東南亞,航天員亦稱太空人。截至2013年,全世界僅有前蘇聯/俄羅斯、美國、中國三個國家擁有發射載人航天任務的能力。其他國家的宇航員都需要與以上三國合作來完成載人航天任務。自1961年人類首次飛天以來,共有來自38個國家的宇航員先後飛天。

宇航員為什麼要被抬下來

進入太空後,一切都會在失重狀態下漂浮,人體也不例外。這使得人類無法區分上下、前後、左右、東西、南北。大腦的前庭系統和相關神經會受到干擾。一種表現是無法控制的噁心(類似暈動病和暈船)。儘管每個宇航員都經歷了各種極其困難的訓練來克服這些生理反應,但他們的大腦仍然認為他們在失重狀態下完全失去了控制。返回地球的過程只有半個小時,這遠遠不足以讓大腦適應空間方位和重力的影響。站起來的時候,就像喝醉了,搖搖晃晃找不到方向。

長時間在太空待着,人類的肌肉和骨骼在太空後會不斷減少,這是最致命的影響。由於缺乏鍛鍊和重力,身體負擔很小。進入太空後,人體會迅速失去這兩個重要的身體結構。骨質流失非常危險。回到地球表面後,人體不僅要再次承受自身重量,還要承受總重量約為20公斤的艙服,這使得宇航員在劇烈運動時很容易骨折。

在地球表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體液會更多地集中在身體的下部。但是説到太空,一切都不同了:這些體液更有可能均勻分佈在全身。這種體液變化將對人體產生巨大影響,尤其是對心腦血管疾病。大腦中的顱內壓會增加很多,血壓也會增加。眼球壓力會增加,視力會受到影響,味覺和嗅覺系統會受到極大干擾。體液循環和血液循環都將被身體強制調節以適應這種變化。如果他們在短時間內返回地球表面,這些循環系統不能在短時間內恢復,這就是為什麼所有宇航員一方面不得不躺下來以適應超重和振動衝擊,另一方面,為了適應體液和血液循環的巨大變化。

標籤: 抬下來 宇航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3x8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