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五味代表什麼

五味代表什麼

五味即酸、苦、甘、辛、鹹。在內經中出現主要有兩種代指:一、是指五味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即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澀,甘味能補能緩苦味能瀉能燥,鹹味能軟堅潤下;二、是在五行理論中,五味與五臟的關係,酸味入肝苦味入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鹹味入腎。

五味代表什麼

五味分別指的是什麼

1.指 酸﹑ 甘﹑ 苦﹑ 辛﹑ 鹹五種味道。其實甜就是甘。

2.泛指各種味道或調和眾味而成的美味食品。

3.佛教以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五者比喻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盤五時之教。見《涅盤經》卷十四。

4.現代科學證明,人共有五種味覺,即酸、甜、苦、咸和鮮。

5.中醫認為,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早起,若感覺口有酸甜苦辛鹹,分別表示肝膽脾肺腎有病起。

(注意:五味(酸甜苦辛鹹)和人的五種味覺(酸甜苦鮮鹹)不一樣,五味中的"辛",與"麻"一樣算是一種痛覺)

6.中醫經典《靈樞經》的篇名,即第五十六篇。

[關於篇名]

五味,泛指食物或藥物的酸、苦、甘、辛、鹹五種滋味。本篇討論了谷、菜、果、畜中的五種性味,各分別先入不同的臟腑而發揮補益作用,以及五臟有病各有宜忌之味,這些都是藥療和膳療的基本理論原則,所以篇名“五味”。正如明·馬蒔《靈樞注證發微》所云:“篇內詳論五臟所用五味之義,故名篇。”

五味是什麼含義呢?

五味含義:酸、苦、甘、辛、鹹。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澀,甘味能補能緩,苦味能瀉能燥,鹹味能軟堅潤下。

酸、苦、甘、辛、鹹,為中醫五行學説的組成部分。在中醫學的診斷治療、遣方用藥等方面運用廣泛。《靈樞經》篇名。主要論述食入五味,各走其所喜的五臟,如酸味入肝、苦味入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鹹味入腎。

日常所食的五穀、五果、五畜、五菜中都各具有五味所屬。本文以五行生剋規律,説明了五味與五臟疾病的關係,故名。

相關介紹:

人體生命活動從根本上離不開陰陽的對立互根和消長轉化,所謂“陰平陽祕,精神乃治”。而五味也可影響到陰陽的盛衰,從陰陽屬性上分,氣屬陽,味屬陰,味厚者為陰中之陰,薄者為陰中之陽;從五味運動轉化而言,辛甘發散屬陽,酸苦湧泄屬陰,鹹味湧泄屬陰,淡味滲泄屬陽。

《素問生氣通天論》總結道: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由此可見,人體的生理結構與功能都與五味的作用是密切相關的。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五味

標籤: 五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34n4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