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美食

> 梅岑山是哪裏

梅岑山是哪裏

梅岑山是哪裏的答案是: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梅岑路1號。

普陀山,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梅岑路1號,杭州灣南緣,舟山羣島東部海域,地處北緯29°58′3″—30°02′3″,東經122°21′6″—122°24′9″,相傳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普陀山位於杭州灣南緣、舟山羣島東部海域,陸地面積12.52平方千米,地處北緯29°58′3″—30°02′3″,東經122°21′6″—122°24′9″。西南距沈家門漁港6.5千米,南距朱家尖島2.5千米,東瀕瀚海。

地質地貌

普陀山地質屬古華夏褶皺帶浙東沿海地帶,形成於1億5千萬年前侏羅—白堊紀,燕山運動晚期的侵入花崗構成巖石基礎。其地貌因受第三紀新構造運動地殼間歇上升及第四紀冰期、間冰期海蝕作用影響,可分為山地、海蝕海積階地、海積地、海蝕地區類。

梅岑山是哪裏

氣候特點

普陀山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温在20℃左右,年降水量為1100毫米左右。

普陀山屬中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主要特點是冬暖夏涼,四季分明;風大霧多,雨量充沛,據氣象站二十年氣象資料分析,年平均氣温16.1℃,最冷月(1月)平均氣温5.4℃,最熱月(8月)氣温27℃;日極端最高氣温38.2℃,日極端最低氣温-6.5℃;全年降水量1186.9毫米,降水天數平均149.1日;其中春夏季雨量較多,秋季雨量較少,相對濕度72%—91%(平均80%),年日照時數平均2133.7小時,季風明顯,秋季多偏北風,春夏多偏南風,7、8、9三個月時有颱風,年平均風速4.2—5.7米/秒,最大平均風速31米/秒。無霜期254天,結冰日數平均18.3天。

梅岑山是哪裏 第2張
主要景點

普陀山主要景點有三寺:普濟禪寺(前寺)、法雨禪寺(後寺)、慧濟禪寺(佛頂山寺),並稱為普陀山三大禪寺,架構着普陀山觀音道場。普陀山三寶,亦稱佛國三寶:指九龍藻井、楊枝觀音碑、多寶塔(太子塔),普陀山三石:磐陀石、心字石、二龜聽法石,普陀山三洞:朝陽洞、潮音洞、梵音洞。普陀山十二景:蓮洋午渡、短姑聖蹟、梅灣春曉、磐陀夕照、蓮池夜月、法華靈洞、古洞潮音、朝陽湧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霽、茶山夙霧、天門清梵。

梅岑山是哪裏 第3張

佛教文化歷史沿革

據佛教傳説,唐大中年間有一印度僧人來此,親睹觀音菩薩現身説法,授以七色寶石,故稱此地為觀音顯聖地。佛經有觀音住南印度普陀洛伽山之説,因略以稱島。唐鹹通四年(863)日僧慧鍔從五台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遭遇風浪,數番前行無法如願,遂信觀音不肯東渡,乃留聖像於潮音洞側供奉,故稱“不肯去觀音”(今稱“不肯去觀音院”)。後經歷代興建,寺院林立。鼎盛時期全山共有4大寺、106庵、139茅蓬,4654餘僧侶,史稱“震旦第一佛國”。自北宋以後,普陀山觀音信仰盛行,寺院漸增,僧眾雲集。在元代《補陀洛迦山傳》中僅提到寶陀寺、潮音洞、善財洞、盤陀石、三摩地、真歇庵等幾處,可見寺廟不多。至南宋紹興元年(1131)將普陀山佛教各宗歸於禪宗。元明清三代相繼興建寺院,至清末遂有三大寺、七十餘庵堂與一百多處茅蓬。

標籤: 梅岑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ms/yzmw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