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美食

> 黃魚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

黃魚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

黃魚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的答案是:海水魚。

黃花魚,又名黃魚,石首魚科黃魚屬的一屬黃魚的統稱。生於東海中,魚頭中有兩顆堅硬的石頭,叫耳石,故又名石首魚。

黃花魚分為大黃魚(Larimichthys crocea)和小黃魚(Larimichthys polyactis),分別為我國四大海洋業品種之一。大黃魚也叫大先、金龍、黃瓜魚、紅瓜、黃金龍、桂花黃魚、大王魚、大黃鯗;小黃魚也叫梅子、梅魚、小王魚、小先、小春魚、小黃瓜魚、厚鱗仔、花魚。都隸屬硬骨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黃魚屬。

黃魚曾是中國重要經濟魚之一,為中國特有的地方性種類,廣泛分佈於北起黃海南部,經東海、台灣海峽,南至南海雷州半島以東。該魚屬暖温性集羣洄游魚類,常棲息於水深60米以內的近海中下層。大黃魚生殖季節有春、秋兩季,生殖期時,魚羣分批從外海越冬區向近海作生殖洄游。作為名貴經濟魚類,大黃魚長期來深受消費者青睞。但因過度捕撈,資源破壞嚴重。

黃魚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

分佈範圍圖冬季在深海越冬,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間產卵後,分散在近海索餌,主要以糠蝦、毛蝦以及小型魚類為食物,秋末返回深海。小黃魚具有浮游底棲與游泳動物食性,對食物選擇性小,主要攝食浮游動物、 魚蝦等,其中浮游動物以橈足類為主,魚類主要為鰕虎魚,蝦類則有毛蝦、糠蝦、 脊尾白蝦和鼓蝦等。在黃海南部、東海北部海域,小黃魚主要攝食游泳動物,但在不同的生活時期(越冬期、 產卵期和索餌期)攝食強度不同,其中越冬期(1~3月)攝食強度最弱,產卵期(4~5月)居中,索餌期(6~12月)最為旺盛。

大黃魚分佈於黃海南部、東海和南海,小黃魚分佈於我國黃海、渤海、東海及朝鮮西海岸。

春季中國沿岸水温增高,魚羣從越冬場遊向沿岸河口附近的淺海區生殖。東海北部、中部羣的越冬海區一是江外、舟外越冬場,二是浙閩近海越冬場,三是大沙和沙外越冬場。親魚於四月中、下旬結成大羣,從深水越冬區向西洄游進入呂泗洋、岱衢洋、大戢洋等產卵場。

產卵期為5~6月。親魚產卵後分散在島嶼與河口一帶海區索餌肥育。9月還有較小魚羣到江蘇、浙江近岸產卵,形成秋汛。秋末冬初沿岸水温下降,大黃魚返回越冬海區。

閩、粵東羣的北部羣體主要在閩東漁場產卵,一路於4月下旬至5月中旬進入東引漁場產卵,另一路於4月下旬至6月中旬經白犬列島、馬祖島等分3~4批進入三都澳內灣,於5月中旬至6月中旬每逢大潮在官井洋產卵。秋末冬初分散於各處索餌的魚羣開始在四礵列島一帶形成秋冬季大黃魚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ms/mddj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