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泓水之戰誰空談仁義

泓水之戰誰空談仁義

泓水之戰誰空談仁義的答案是:宋襄公

泓水之戰宋襄公空談仁義。宋楚泓水之戰,楚軍開始渡河,目夷説楚兵多,我軍少,趁他們渡河之機消滅他們。宋襄公説我們號稱仁義之師,怎麼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軍過了河,開始在岸邊佈陣,目夷説可以進攻了。宋襄公説等他們列好陣的。等楚軍布好軍陣,楚兵一衝而上,大敗宋軍,宋襄公也被楚兵射傷了大腿,不久身亡。

宋茲甫(?-前637年),子姓宋氏,春秋時期宋國第20位國君。春秋五霸之一,宋桓公嫡子,宋成公之父。前650-前637年在位,在位14年。

齊桓公死後,齊國發生內亂,宋襄公率領衞國、曹國和邾國等四國人馬打到齊國,齊人裏應外合,擁立齊孝公,宋襄公因此聲名鵲起。

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繼承齊桓公的霸業,與楚國爭霸,一度為楚國所拘。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討伐鄭國,與救鄭的楚兵展開泓水之戰。楚兵強大,宋襄公講究"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後再戰,結果大敗受傷,次年傷重而死,後葬於襄陵。

泓水之戰誰空談仁義

泓水之戰是發生於公元前643年,楚國和宋國之間的戰役,此後楚國在中國迅速地擴張,因為在泓水之戰中最終取得勝利的一方是楚國。那麼宋國為什麼會在泓水之戰中失敗,它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呢?

宋囊公在泓水之戰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他的思想沒有朝着社會發展的趨勢走,宋囊公覺得打仗還是得像春秋早期時候那樣,公平、公正、公開地交戰,這就導致他沒有認清當時社會政治的局勢。

時事上,在春秋時期的後期,打仗已經不再是公平、公正、公開地交戰了,因為周禮的破壞,導致周禮中的“兵禮”也破壞了,所以戰爭不是再顧及是不是仁義了,只要結局是可以取勝的,有怎樣的過程並不重要,所以當時作戰中除了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先禮後兵"等觀念還有,其它很多的觀念都被摒棄了。

就這樣,宋囊公在沒有順應時代的發展之下輸了戰爭,除此之外,和宋囊公作戰的楚國依靠着優勢的兵力和旺盛的士氣,在作戰中一鼓作氣,不僅如此,他們還有有利的地理條件,所以結合宋囊公的劣勢和楚國的優勢,造就了泓水之戰楚國失敗的原因。

楚國在泓水之戰中取得了勝利之後,在中原的擴張可謂是毫無阻力的了,在多年之後,楚國的勢力越來越強,一度達到了黃河之北,而泓水之戰戰敗方宋國,淪為了二流國家,沒能為中國的歷史發揮什麼重要的作用。

標籤: 水之戰 空談 仁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y2x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