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澄心堂帖的作者是誰

澄心堂帖的作者是誰

澄心堂帖的作者是誰的答案是:蔡襄

《澄心堂帖》,蔡襄五十二歲《一0六三》所寫,縱二十四點七釐米,橫二十七點一釐米。此作秀妍恬淡,有晉唐韻致,以行楷寫成,結構端正略扁,工緻而雍容,是他晚年端重書風的代表作。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謨,漢族,興化軍仙遊縣(今楓亭鎮青澤亭)人。北宋著名書法家、政治家、茶學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時,主持建造了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樑式大石橋泉州洛陽橋;任福建路轉運使時,倡植福州至漳州700裏驛道鬆;在建州時,主持製作武夷茶精品“小龍團”,所著《茶錄》總結了古代製茶、品茶的經驗。所著《荔枝譜》被稱讚為“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蔡襄工書法,詩文清妙,其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澄心堂帖的作者是誰

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説法,他們四人被認為是宋代書法風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別指蘇軾(東坡)、黃庭堅(涪翁)和米芾(襄陽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齡輩份,應在蘇、黃、米之前。從書法風格上看,蘇軾豐腴跌宕;黃庭堅縱橫拗崛;米芾俊邁豪放,他們書風自成一格,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而喜歡寫規規矩矩的楷書的,還是蔡襄。蔡襄書法其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展卷蔡襄書法,頓覺有一縷春風拂面,充滿妍麗温雅氣息。其書法在其生前就受時人推崇備至,極負盛譽,最推崇他書藝的人首數蘇東坡、歐陽修。蘇東坡在《東坡題跋》中指出:“獨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然行書最勝,小楷次之,草書又次之……又嚐出意作飛白,自言有翔龍舞鳳之勢,識者不以為過。””歐陽修對蔡襄書法的評價真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歐陽修説:“自蘇子美死後,遂覺筆法中絕。近年君漠獨步當世,然謙讓不肯主盟。”(《歐陽文忠公集》)黃庭堅也説:“蘇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傑。”(《山谷文集》)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評論蔡襄的草書“以散筆作草書,謂之散草,或曰飛草,其法皆生於飛白,自成一家。存張旭懷素之古韻,有風雲變幻之勢,又縱逸而富古意。”《宋史·蔡襄傳》稱他:“襄工於手書,為當世第一,仁宗尤愛之。”許將《蔡襄傳》説:“公於書畫頗自惜,不妄為人,其斷章殘稿人悉珍藏,仁宗尤愛稱之。”朱長文《續書斷》:“蔡襄書頗自惜重,不輕為書,與人尺牘,人皆藏以為寶。仁宗深愛其跡……及學士撰《温成皇后碑》文,敕書之,君謨辭不肯書。”

從以上三段記載中,可以知道,蔡襄書法從天子到普通百姓都十分珍惜。由於他頗自惜,不妄為人書,所以傳世作品較少。另外可以看出當時書壇的風氣已完全轉向了詩文尺牘,而書碑則被看作是一技伕役役之事,為士大夫所不屑為,甚至連帝王的敕命也已不能左右之。這與唐代以前的情況有着根本的不同。不是一個開宗立派的大師。

總體上看,他的書法還是恪守晉唐法度,創新的意識略遜一籌。但他卻是宋代書法發展上不可缺的關紐人物。他以其自身完備的書法成就,為晉唐法度與宋人的意趣之間搭建了一座技巧的橋樑。

蔡襄傳世墨跡有《自書詩帖》、《謝賜御書詩》,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跡多種,碑刻有《萬安橋記》、《晝錦堂記》及鼓山靈源洞楷書“忘歸石、”“國師巖”等珍品。蔡襄擅長正楷,行書和草書,北宋著名書法家,為“宋四家”之一。蔡襄以督造小龍團茶和撰寫《茶錄》一書而聞名於世。而《茶錄》本身就是一件書法傑作。

另有説法認為宋四家“蘇黃米蔡”中的“蔡”,應該是蔡京,只因其“人品奸惡”,後來人們用蔡襄取代了蔡京。

標籤: 澄心 作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w4ym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