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上林賦是誰寫的

上林賦是誰寫的

司馬相如。

《上林賦》是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創作的一篇賦,是《子虛賦》的姊妹篇。此賦先寫子虛、烏有二人之論不確來引出天子上林之事,再依次誇飾天子上林苑中的水勢、水產、草木、走獸、台觀、樹木、猿類之勝,然後寫天子獵餘慶功,最後寫天子悔過反思。全賦規模宏大,辭彙豐富,描繪盡致,渲染淋漓。

此賦創作於漢武帝時,具體時間不詳。其時朝廷剷除了逞強鬥富的諸侯王,處於大一統全盛時期,作者也由樑王的文學侍從成為漢武帝的文學侍從,他在漢武帝命令下創作了此賦,趁機顯示才華和諷諫漢武帝。

全賦先鋪陳敍事,突出地表現了敍事大賦的藝術成就;後説理陳志,集中地體現了諷諫的政治內容和諷涑的藝術手段。雖“興少而比賦多”,但既收到了“寫物圖貌,蔚似雕畫”、“繁類以成“”的效果,又達到了“控引天地、錯綜古今”、“光采煒煒而欲燃,聲貌岌岌其將動”的程度。在“巨麗”的藝術載體之中充分實現了作者所謂“賦家之心,苞括宇宙,總攬人物”的意願。

上林賦是誰寫的

上林苑最初是秦代修建的。漢武帝即位後進行了擴建,漢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擴建後的上林苑,規模大得驚人。築台登高,極目遠眺,到處都是大尺度、遠視距、保持原貌的自然景觀。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就描述了上林苑的美麗景色和漢武帝出獵的宏大場面。據載,上林苑周長100餘公里,裏面有離宮70所,地跨長安區、鄠邑區、咸陽、周至縣、藍田縣五區縣境,可以容納千乘萬騎。苑中包羅了渭、涇、灃、澇、潏、滈、滻、灞八條河流,就是後人所説的“八水繞長安”。

上林苑範圍所屬,東起藍田、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沿終南山而西,至長楊、五柞,北繞黃山,瀕渭水而東折,其地廣達三百餘里。苑中岡巒起伏籠眾崔巍,深林巨木嶄巖參差,八條河流流注苑內,更有靈昆、積草、牛首、荊池、東、西破池等諸多天然和人工開鑿的池沼,自然地貌極富變化,恢宏而壯麗。由於苑內山水鹹備、林木繁茂,其間孕育了無數各類禽獸魚鼈,形成了理想的狩獵場所。當年曾有不少文人為之作賦,描繪苑囿勝概,敍述田獵盛況。

“分流相背而異態。東西南北,馳騖往來。”這裏是依據水系為上林苑劃定的範圍。大意是説,灞、滻二水自始至終不出上林苑;涇、渭二水從苑外流入,又從苑內流出;澇、灃、鎬、潏四水紆迴曲折,周旋於苑中。

這段文字勾畫出的上林苑範圍是:灞、滻為東界,涇、渭為北界,灃、澇為西界,鎬、潏為南界。這八條河流的水流方向不同,且以各自的形態,環繞或交錯於上林苑之中。

從藝術成就上看,此賦結構宏大,“推天子之苑囿”,將宇宙六合,天下山川盡收筆端,賦中的若干段落,各有主題支配,就算刪除一、二節,也不會影響整篇結構;加之內容廣博,不管山川多麼雄奇,宮觀多麼壯麗,草木多麼名貴,鱗介多麼珍異,鳥獸多麼殊絕,都被一種佔有的形態而存在。那斑駁陸離的苑囿,山澤、川流、林藪、花草、禽獸,就算減去若干,也不會影響整體內容。

標籤: 上林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p456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