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七百里驅十五日是的是哪一次圍剿

七百里驅十五日是的是哪一次圍剿

第二次反圍剿。

七百里驅十五日這首詩是在第二次反圍剿所做的,名為《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該詞通過對反第二次“圍剿”的首次戰鬥東固之戰的生動描繪和整個戰役的藝術概括,熱情洋溢地歌頌了根據地軍民同仇敵愾的革命精神和人民戰爭的無敵威力。

1931年夏季,國民黨軍隊中央蘇區發動了第二次“圍剿”,兵力增加至十八個師又三個旅近二十萬人馬。

為粉碎敵人的進攻,紅軍做了大量的準備,包括派出偵查人員,加強戰術訓練,建立野戰醫院,甚至在部隊集中時為節約糧食以減輕補給壓力而把官兵的一日三餐改為一日兩餐。與此同時,大批赤衞隊員和少先隊員再次出動,對敵人的後方和運輸線進行不斷的騷擾。

紅軍再次使用大規模的運動戰術,自一九三一年五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的半個月中,從贛江邊一直打到福建西北的山區裏,一路上找到機會就回身一戰,不戰則已,戰就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力求圍殲。

七百里驅十五日是的是哪一次圍剿

白雲山頭雲欲立,白雲山下呼聲急,枯木朽株齊努力。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

七百里驅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有人泣,為營步步嗟何及!

白雲山頂的雲層像人一樣要憤怒地站立起來,山下的敵人狂呼亂喊,鼓譟而上,根據地的軍民同仇敵愾,就連自然界的草木也齊心協力為紅軍助戰。英勇善戰的紅軍,如天將神兵破空而下,無數的刀槍刺向敵人。

在十五天裏,紅軍長驅直入,從蒼茫的贛江到青翠的閩山,馳騁七百里,把來犯的敵人像卷席子似地一掃而光。有人泣不成聲,“步步為營”的戰術破產了,歎氣又有什麼用!

這首詞最早發表在《人民文學》一九六二年五月號。此詞創作於1931年夏。1931年4月,蔣介石對蘇區發動了第二次大“圍剿”。作者親自指揮中央紅軍,十五天中(1931年5月16日至30日),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圍剿’。”此次反“圍剿”勝利之後,詞人便創作了這一人民戰爭思想勝利的頌歌。

此詞上片具體描寫了白雲山戰鬥的經過,下片概括了反第二次大“圍剿”整個戰役勝利的情況。全詞氣勢雄偉,構思巧妙,語言生動形象,運用了具體描繪和概括敍述相結合的方法,同時採用了對比的方法,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9lgrz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