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澄心堂帖是誰寫的

澄心堂帖是誰寫的

蔡襄。

蔡襄,(一0一二-一0六七),字君謨,諡忠惠。興化仙遊(今屬福建省)人。其先祖本光州人氏,後居仙遊,又遷莆田。

蔡襄(1012一1067),北宋書法家。興化軍仙遊(屬今福建)人,字君饃。

曾出為福建轉運使,奏減五代以來丁口税。主持建造萬安橋,全長三百六十丈。後知杭州任上卒。官至端明殿學士。工書法,學習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渾厚端莊,雄偉遒麗。為“宋四家”。楷書端重,行書温媚。著有《蔡忠惠集》等。字君謨,仙遊縣人,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生。世居仙遊縣楓亭驛,初務農,曾為泉州吏員。母親盧氏,惠安縣德音裏(今後龍鄉)圭峯村名士盧仁之女。蔡襄童年受到外祖父的嚴格教育。15歲參加鄉試,18歲遊京師,入國子監深造。天聖八年(1030年),參加開封鄉試獲第一名。天聖九年登進士第十名,次年授漳州軍事判官,任職四年。慶曆三年(1043年),蔡襄主持諫院衙署,遇事從不迴避,奏疏忠誠懇切,大都關係天下利弊、一時緩急。他認為國家安危取決於人事,國君要知人善任、辨別邪正。由於有蔡襄這樣的人直言敢諫,那些權貴心懷畏懼,多有收斂。慶曆四年,蔡襄調任福州知州,慶曆六年秋改任福建路轉運使。慶曆八年,因父親去世而離職。

澄心堂帖是誰寫的

皇右三年(1051年),蔡襄回朝修《起居注》,參加政事。皇右四年,遷任起居舍人、知制誥兼判注內詮。嘉右元年(1056年),蔡襄再知福州。在任上勸學興善,傳播醫治蠱毒的藥方,教育民眾遵法為善,改變陋習,監督官吏深得民心。嘉右年間(1056~1063年),蔡襄奏請減免漳、泉、興三州身丁錢一半,大大減輕民眾負擔。至和、嘉右年間(1054~1063年),蔡襄兩次知泉州,第一次自至和三年二月至嘉右元年六月,第二次自嘉右二年七月至嘉右五年秋。蔡襄在泉州任上,首先整頓吏治。當時晉江縣令章拱之貪贓枉法,蔡襄奏疏彈劾,把他革職為民。他又修建沿海州縣城池,加強軍事防備,教習舟船熟記水勢,防備海寇。泉州城東郊有洛陽江,下游出海口江面寬五里,有渡口名萬安渡。“每風潮交作,數日不可渡”,“沉舟被溺,死者無算”。皇打開右五年(1053年),王雋首倡建造石橋,蔡襄主持這項工程,費時6年8個月,至嘉右四年(1059年)十二月完工,橋長360丈(折1105.92米),寬廣1丈5尺(折4.6米),釃水(排水孔)47道,稱名萬安橋,又稱洛陽橋。於是“渡石支海,去舟而徒,易危為安,民莫不利”。洛陽橋建成後,蔡襄親自撰寫《萬安渡石橋記》,刻碑立在左岸。此碑文章簡約,書法遒勁,鐫刻傳神,被譽為“三絕”。蔡襄知泉州時期,連年發生旱災,他調動民力,加強水源管理,制定《龜湖塘規》,制止用水糾紛。他任轉運使期間又在郡南小烏石山訪得一泉,通知泉州地方官好好管理,供民眾飲用和灌田。治平年間(1064~1067年),晉江縣令王克俊在摩崖刻“蔡公泉”三字以為紀念。 嘉右四年(1059年),蔡襄在泉州寫成《荔枝譜》一書,分3卷7篇,內容包括荔枝的產地、生態、功用、服食、加工、貯藏、運銷,介紹荔枝品種32種。 

標籤: 澄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4gllp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