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誰知盤中餐下一句是什麼

誰知盤中餐下一句是什麼

粒粒皆辛苦。【作者】李紳 【朝代】唐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誰知盤中餐下一句是什麼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着農民的血汗?第一首一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的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讚美了農民的勞動。“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詩的後兩句是説,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土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第三句推而廣之,描述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繫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豐收的景象。

“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的“發”。前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表現出勞動人民巨大的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就使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豐收了又怎樣呢?“農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後內容連貫起來了,也把問題突出出來了。

詩人在闡明上述的內容時,不是空洞抽象地敍説和議論,而是採用鮮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對比來揭露問題和説明道理,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從總體意義來説都是採用了鮮明的形象概括了農民在廣大田野裏春種秋收等繁重勞動的辛苦。這些辛苦並換來了大量的糧食,該説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後一句卻凌空一轉,來了個“農夫猶餓死”的事實。這樣,前後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引發讀者從對比中去思考問題,得出結論,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觀點告訴讀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兩句並沒有説農民種田怎樣辛苦,莊稼的長成如何不易,只是把農民在烈日之下鋤禾而汗流不止的情節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這種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體、深刻且真實。所以詩人最後用反問語氣道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説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糧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體微察細,形象而貼切。李紳(772年-846年),字公垂。

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唐朝宰相、詩人,中書令李敬玄曾孫。 李紳六歲時喪父,隨母親遷居潤州無錫。二十七歲時中進士,補國子助教。

後歷任中書侍郎、尚書右僕射、淮南節度使等職,會昌六年(846年)在揚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贈太尉,諡號“文肅”。 李紳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為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哪首詩?

憫農二首其二唐代: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譯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着農民的血汗?註釋禾:穀類植物的統稱。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稱。擴展資料:這一首詩,一開頭就描繪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依然在田裏勞作,那一滴滴的汗珠,灑在灼熱的土地上。這就補敍出由“一粒粟”到“萬顆子”,到“四海無閒田”,乃是千千萬萬個農民用血汗澆灌起來的。

這也為下面“粒粒皆辛苦”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可謂一以當十。它概括地表現了農民不避嚴寒酷暑、雨雪風霜,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説教,不是無病的呻吟;它近似藴意深遠的格言,但又不僅以它的説服力取勝,而且還由於在這一深沉的慨歎之中,凝聚了詩人無限的憤懣和真摯的同情。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哪首詩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唐朝詩人李紳的《憫農》之一.全詩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其中“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是:有誰知道人們碗裏的米飯每一粒都是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呢?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思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唐代李紳的《憫農二首》全詩: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譯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卻仍有勞苦農民被餓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一粒一粒都是農民辛苦勞動得來的呀?擴展資料:這組詩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農民的生存狀態。第一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第二首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裏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後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近似藴意深遠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組詩選取了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集中地刻畫了當時社會的矛盾。

全詩風格簡樸厚重,語言通俗質樸,音節和諧明快,並運用了虛實結合與對比手法,增強了詩的表現力。這兩首詩不僅在民間廣泛流傳,在文學史上亦有一定影響,近代以來更作為思想教材選入了國小教科書。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的名字叫什麼

《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的組詩作品。

原文: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譯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

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着農民的血汗。

擴展資料:作詩憫農的軼事:唐朝時候,湖州出了一名大詩人,名叫李紳。李紳自幼好學,二十七歲中了進士,皇帝見他學識淵博,才學出眾,招官翰林學士。 有一年夏天,李紳回故鄉亳州探親訪友。

恰遇浙東節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經亳州,二人是同榜進士,又是文朋詩友,久別重逢,自然要盤桓一日。這天,李紳和李逢吉攜手登上城東觀稼台。二人遙望遠方,心潮起伏。

李逢吉感慨之餘,吟了一首詩,最後兩句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遷任如登台。”意思是,如果升官能象登台這樣快就好了。李紳此時卻被另一種景象感動了。他看到田野裏的農夫,在火熱的陽光下鋤地,不禁感慨,隨口吟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逢吉聽了,連説:“好,好!這首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飯得來都不易呀!”李紳仰天長歎了一口氣,接着又吟道: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李逢吉一聽,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嗎?這小子好大膽,回到書房,李逢吉對李紳説:“老兄能否將剛才吟的兩首詩抄下來贈我,也不枉我二人同遊一場。”李紳沉吟一下説:“小詩不過三四十字,為兄聽過,自然記得,何必抄錄?若一定落筆,不如另寫一首相贈。”李逢吉只得説:“也好,也好。

”於是,李紳又提筆寫下一首: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我願燕趙姝,化為嫫女姿。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寫好,遞與李逢吉斧正。李逢吉看了,覺得這首詩在指責朝廷方面,比上兩首更為具體。第二天,李逢吉便辭別李紳,離亳進京了。

李逢吉表面上對李紳很好,可內心裏卻想拿他作墊腳石,再高升一級。他回到朝中,立即向皇上進讒説:“啟稟萬歲,今有翰林院學士李紳,寫反詩發泄私憤。”武宗皇帝大吃一驚,忙問:“何以見得?”李逢吉連忙將李紳詩奉上。

武宗皇帝召李紳上金殿,拿出那首詩來,李紳看看,説道:“這是微臣回鄉後,看到民生疾苦,即情寫下的,望陛下體察!”武宗説:“久居高堂,忘卻民情,朕之過也,虧卿提醒。今朕封你尚書右僕射,以便共商朝事,治國安民。”李紳叩頭道:“謝皇上!”武宗又道:“此事多虧李逢吉舉薦。”李紳則對李逢吉感激不盡。

而李逢吉呢,聽説李紳反而升了官,又驚又怕,正膽顫心驚,李紳卻登門向他表示謝意。李逢吉更是矇在鼓裏,只好哼之哈之。不久,李逢吉被調任為雲南觀察使,降了官。

這時他才感到自己是偷雞不着蝕把米。李紳的三首憫農詩,千百年來人們只見到前兩首。第3首《憫農詩》被傳到皇宮,直到近代,人們才在敦煌石窟中的唐人詩卷中發現。

標籤: 誰知盤中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2wq3p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