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什麼是埃塞俄比亞

什麼是埃塞俄比亞

非洲東北部國家。東北臨紅海,海岸線長1010公里,陸鄰蘇丹、肯尼亞、索馬里和吉布提。面積122.36萬平方公里,人口4216.9萬(1984),次於尼日利亞和埃及,居非洲第三位。全國分為14個省,首都亞的斯亞貝巴。

自然條件

地形

前寒武紀基底雜巖組成的非洲古陸的一部分。在此基底上,中生代的海侵,第三紀的穹窿上升,地殼斷裂和熔巖湧出以及隨後的外營力作用,形成以玄武巖高原為主的複雜地形,即埃塞俄比亞高原。大部分地區海拔在2500米以上,素有“非洲屋脊”之稱。東非裂谷帶呈東北—西南向穿切高原中部,全境大致分為 3個地形區:

(1)西部高原是埃塞俄比亞高原的主體部分。平均海拔2000~2500米,有許多海拔3500米以上的火山,西敏山脈的達尚峯達4620米,為全國最高峯。東側以陡峻的懸崖同裂谷低地為界,相對高差2000~3000米,地勢向西緩斜。眾多河流順坡西流,河谷下切將高原面分割成大小不等、頂部平坦、邊緣陡峭的桌狀台地。地形特點隨侵蝕程度而異,北部久經侵蝕,地勢較低平,河谷較寬,上層玄武巖多被蝕去,出露下面的中生代砂巖、石灰巖以至前寒武紀基底;中部高原面保存較完整,河流深切形成峽谷;西南部河網密集,地面切割破碎,多狹長形山樑和圓形丘陵。西部邊境屬高原邊緣蝕餘丘陵,海拔1000米以下,間有不少河谷平原。

(2)東南部為廣闊的低高原。其西側以斷層崖同裂谷低地為界延伸一系列東北—西南向山巒;往東地勢緩斜,海拔降至1000米以下。地表由玄武巖、砂巖和石灰巖組成,除大河兩岸較深的槽形谷地外,景色單調,起伏很小,偶見一些表面積聚鹽類的淺窪地,是乾涸湖牀的遺蹟。

(3)上述兩塊高原之間是中部裂谷低地,包括南段的奧莫河谷地,中段寬40~60公里的槽形谷地和北段的阿法爾低地。近期的地殼活動和橫向斷層將谷地分成許多小盆地,多為湖泊所佔,重要的有阿巴亞湖、濟瓦伊湖等,構成東非大湖帶的一部分。阿法爾低地是以阿瓦什為頂點,向紅海展寬的三角形平原,平均邊長約800公里。地勢低陷,海拔皆在500米以下,局部為低於海平面的窪陷地。東邊近紅海處有一列西北—東南向的地壘式山地,外側是狹長的沿海平原。整個裂谷低地多近期火山活動和熱泉。

什麼是埃塞俄比亞

水系

河流依高原地形呈放射狀分佈。最大的有尼羅河主要水源之一的青尼羅河水系,其上游河段阿巴伊河在境內長800公里,支流多,水量大,對尼羅河水文特徵頗有影響;其源頭塔納湖系熔巖阻塞河谷而成,面積3150平方公里,為全國最大湖泊。謝貝利河和朱巴河源於東南部高原,流經東部乾燥區,水量耗失大。阿瓦什河為內流河,注入東北邊境的阿貝爾湖。高原河流坡降陡,落差大,多峽谷、瀑布和急流,水力資源豐富。各水系可開發的水力資源合計約460億度,其中青尼羅河佔83%。目前尚少開發,河流流量季節變化大也是不利因素。

氣候

地處北緯3°33′~18°之間,主要屬熱帶高地氣候,垂直地帶性明顯。通常分為5個地帶:貝雷哈帶(意為“沙漠帶”),指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地,終年酷熱,年平均氣温30℃以上,絕對最高氣温超過46℃,是世界最炎熱地區之一;科拉帶,海拔500~1800米,氣候炎熱乾燥,年平均氣温22~26℃;沃伊那德加帶,海拔1800~2400米,四季如春,降水豐富,年平均氣温18~20℃;德加帶,海拔2400~3500米,全年涼爽,年平均氣温15℃左右;維契帶,指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年平均氣温10℃以下,常見冰雹和霜凍。

降水年內分配大多屬夏雨冬幹型。每年6~9月為雨季,來自南印度洋的東南信風過赤道後轉為西南風,同來自幾內亞灣的赤道西風合併為強大的西南氣流,帶來豐沛的雨水,7~8月尤為集中。10月至翌年5月是旱季,全境受來自西南亞大陸的乾燥東北信風控制,天氣晴朗乾燥,不少地方連續數月滴雨不落,只有阿斯馬拉以東局部地區,因東北氣流途經紅海帶來少量水汽,在高原東側產生地形雨。降水量分佈受地形影響顯著,一般是西南多於東北,高地多於低地。國土西南部面迎西南氣流,多地形雨,年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西部高原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其北部減至1000毫米以下。境內其餘部分處於雨影區,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許多地區不到200毫米。

植被

分佈深受地形與氣候條件制約。熱帶稀樹草原是埃塞俄比亞高原的主要植被類型。500 米以下的低地有荒漠、半荒漠。 森林約佔全國總面積7.2%。西南部低高原及河谷低地為山地熱帶雨林和常綠-落葉混交林,往上依次為亞熱帶羅漢松林、温帶檜樹林、山地竹林,3000米以上為高山灌叢和高山草地。

居民

全國平均每平方公里34人,在非洲屬於人口密度中等的國家。人口分佈地區差異較大。西部高原東半部和東南部高原西北部密度最高,平均每平方公里50人以上,其中紹阿與阿魯西兩省佔全國面積9%,卻居住着總人口的1/4;西部高原的西部和北部,平均每平方公里20~30人;阿法爾低地和東南部高原大部人煙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僅1~5人。1970~1982年人口平均增長率為20‰,低於非洲平均水平。在人口年齡構成中,30歲以下者佔70%,其中20歲以下者佔50%。居民中農村人口占78%。民族、語言成分複雜,全國大小民族200多個,絕大多數是歐羅巴人種和尼格羅人種混血的埃塞俄比亞人,但語言和宗教信仰各不相同。聚居在西部高原中北部的阿姆哈拉族約佔總人口30%,其所操阿姆哈拉語定為國語,所信奉的基督教定為國教。集中於中部和東南部並散居於全國各地的奧羅莫族(加拉族)佔總人口45%,操奧羅馬語,多信奉伊斯蘭教,少數信奉基督教。其他還有錫達莫、索馬里、阿高貝札、達納基爾和古拉格族等。西部邊境地區有100餘萬尼羅特語系的黑人。

發展簡史

歷史悠久的古國。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高原上已有黑人等定居,以農業為主。公元前1000年後,從阿拉伯半島陸續遷來的閃米特人同他們雜居,長期融合,形成不同部族。大約在公元前後,中北部建立的阿克蘇姆王國,農牧業已相當發達,引進了古埃及等地的農業技術和小麥等作物,並通過紅海同周圍地區以至波斯、印度均有貿易往來。在其鼎盛時期公元4~6世紀,基督教傳入並迅速傳播;7世紀又傳入伊斯蘭教。13~16世紀,阿姆哈拉人建立新興的阿比西尼亞封建王國。後因奧斯曼帝國和葡萄牙相繼入侵,境內戰爭不斷,分裂為許多小邦,19世紀中葉後,又逐步走上國家統一的道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孟尼利克二世執政時期,經濟、文化都有發展,隨着政治中心南移至紹阿省境,國土中南部和東南部漸次開發。隨着蘇伊士運河的通航,埃塞俄比亞成為進出印度洋的咽喉,戰略地位日見重要,成為歐洲殖民者爭奪的目標。1890年意大利殖民者吞併厄立特里亞,進而企圖侵佔整個國家。1896年埃塞俄比亞軍民在阿杜瓦戰役中大敗入侵者,維護國家獨立。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再次入侵,翌年佔領亞的斯亞貝巴。1941年驅走侵略者,國王回國復位,定國名為埃塞俄比亞帝國。1952年同厄立特里亞(作為自治單位,1962年改為一個省)組織聯邦。1974年取消帝制,稱社會主義埃塞俄比亞。1987年9月改名為埃塞俄比亞人民民主共和國。

經濟地理

經濟發展水平較低,1982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140美元。

什麼是埃塞俄比亞 第2張

農業

農牧業為主導經濟部門,產值佔國民生產總值50%,出口值佔出口總值92%。全國85%以上人口以農牧業為生。1981年耕地面積1396萬公頃,約佔土地總面積12%。耕地主要分佈在西部高原的中、北部,裂谷區中南段,東南部高原的西部,有青尼羅河、阿瓦什河、奧莫河等寬闊谷地,土壤肥沃,最適宜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以小農經濟為主。1975年實行土地改革,沒收前皇帝、貴族、教會的土地,分給無地和少地農民,並組織互助合作。商品性農場和種植園收歸國有,但面積有限。耕作水平地區差異明顯:西部高原中北部和東北部高原部分地區是犁耕農業區,盛行輪作休閒制,部分坡地闢有梯田,其中塔納湖、阿斯馬拉和首都之間的地區,耕墾歷史最久,墾殖程度較高,唯因地塊小而分散,農具簡陋,施肥不足等原因,產量不高;西南部和西部邊境屬鋤耕農業區,盛行刀耕火種,遷徙種植,生產粗放。作物分佈隨海拔和雨量而異。2400米以上的德加帶以大麥為主,苔麩、小麥等次之;1800~2400米的沃伊那德加帶作物種類最多,苔麩、大麥、小麥、努格等分佈很廣;1600~2000米是咖啡、高粱、玉米的主要產區;1600米以下,氣候乾燥炎熱,是棉花、甘蔗、芝麻和熱帶水果主要產地,灌溉農業較發達。

境內是世界農作物起源中心之一。多種多樣的生態環境,悠久的農業歷史,複雜的民族遷徙,使農作物種類繁多,並有許多特有種。糧食生產正常年份可以自給,主要作物有苔麩、大麥、小麥、高粱、玉米等,1981年總產量約440萬噸,苔麩屬禾本科畫眉草屬,是阿姆哈拉人喜愛的主食,沃伊那德加帶種植最多,產量不高,每公頃僅400~500千克。大麥品種多,用途廣,被當地譽為“穀物之王”;生育期短,有的品種80~90天即成熟,可種植到海拔3800米,是高海拔地區的優勢作物。小麥類型90%是硬粒,集中分佈於沃伊那德加帶,為非洲主要小麥產區之一。高粱種植普遍,玉米主要分佈於西南部和北部。豆類是輪作的重要作物,為當地居民食物蛋白的來源和出口物資,有兵豆、鷹嘴豆、豌豆、蠶豆、菜豆等。此外,食用芭蕉在南部地區廣為種植。

咖啡是最重要的經濟作物,國家財政和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出口值佔出口總值65%(1981—1982)。西南部温暖濕潤的咖法、沃累加、伊路巴博等省最適宜咖啡生長,是阿拉伯種咖啡原產地。自古以來當地人民就有種植和飲用咖啡的習慣,並通過隊商運銷外地。後因運費高昂、質量不佳,出口困難,生產停滯,大片咖啡林日漸荒蕪。現有約50萬公頃的“天然咖啡林”實際上是人工種植的咖啡園,因缺乏管理淪為野生狀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市場需求量擴大,許多荒蕪的咖啡林逐漸復甦,並建立了一些新咖啡園,咖啡產量顯著增長,1982年產20萬噸,居非洲第三位、世界第六位(見彩圖)。

什麼是埃塞俄比亞 第3張

主要油料作物有努格、油菜、亞麻、蓖麻、芝麻、向日葵等,可供出口。努格又稱油菊,是埃塞俄比亞的特有作物,廣佈於北部和中部沃伊那德加帶,多種在貧瘠土地上,管理粗放,每公頃僅產500~600千克。芝麻種植普遍,20世紀60年代後在貢德爾省西北部大面積開荒擴種芝麻,出口量增加。恰特也是該國特有作物,葉子含生物鹼,可咀嚼,當興奮劑,紅海周圍地區的伊斯蘭教徒在長時間祈禱時普遍有咀嚼這種葉子的習慣,多在棄耕地上自然生長,東南部高原也有人工栽培,部分鮮葉空運銷往中東各國。其他經濟作物還有棉花、甘蔗、煙葉等,皆供本國消費,並在60年代建立了甘蔗和棉花的商品生產基地。

畜牧業較發達,是非洲牲畜頭數最多的國家。1982年有牛2620萬頭,馬、驢、騾共685.7萬頭,均居非洲首位;有綿羊2335萬隻、山羊1722萬隻、駱駝100萬峯。分別僅次於南非、尼日利亞和索馬里居非洲第二位。牛、綿羊和馬、驢、騾集中於西部高原上的農區,定居放牧,利用不宜耕種的河谷、陡坡、休閒地和收割後的田塊作牧場,以作物秸草作補充飼料。牛均為本地瘤牛。高原黑色牛數量最多,主要供役用和提供當地消費的肉、乳,產品率和商品率很低,屠宰率和胴體重都大大低於非洲平均水平。綿羊品種很多,肥尾羊與細尾羊均有,羊毛一般粗而長,只能用於織制地毯,唯有高原中部的黑色長毛“孟斯羊”,才定期剪毛作紡織原料。馬、驢、騾供役用,在農村運輸中起重要作用,埃塞俄比亞矮腳馬是非洲著名品種。駱駝和山羊主要集中在阿法爾低地和東南部低高原牧區,以遊牧和半遊牧為主,管理粗放,畜產品主要供牧民消費,唯產於阿法爾低地的達納基爾山羊,羔皮品質優良,國際市場頗負盛名。西部高原上的靈貓飼養場是獨特的養畜業部門,所產香料類似麝香。

工業

基礎薄弱,產值僅佔國民生產總值16%。20世紀50年代以前,小型手工業作坊居多。1950年起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現代工業得到發展,輕工業發展較快,一般日用品生產基本能滿足國內市場需要;重工業尚處於初創階段。工業分佈主要集中在 3個地區。亞的斯亞貝巴至納茲雷特為新興工業區,工廠設備現代化程度較高;阿斯馬拉至米齊瓦是利用米齊瓦港和鐵路的便利條件振興起來的老工業區,新建企業有紡織、屠宰廠、水泥廠等;德雷達瓦至哈勒爾是正在形成的工業區,有紡織、畜產加工、水泥等工業。採礦業不佔重要地位,很多礦藏尚未開發,已開採的規模也很小,如錫達莫省的金礦,厄立特里亞省的金礦和銅礦,沃累加省的鉑礦。只有紅海沿岸的海鹽業和阿法爾低地的鉀鹽開採較有名,其中海鹽相當一部分供出口。

食品工業規模較大。有咖啡加工、榨油、麪粉、製糖、肉類加工、水果罐頭、釀酒等部門,咖啡加工產品供出口。紡織工業發展較快,除德雷達瓦、阿斯馬拉、阿卡基原有棉紡廠外,60年代在阿巴伊河提斯埃塞特瀑布水電站附近的巴赫達爾又建成新棉紡廠;在中部的德卜勒伯爾漢有較大毛紡織廠。製革業較重要,亞的斯亞貝巴有較大皮革製品廠,小型作坊分散各城鎮。金屬加工、車輛修配、建材等工業規模不大。阿薩布煉油廠是國內重要企業之一,年煉油能力72萬噸。電力工業以水電為主,阿瓦什河上建有科卡水壩等3座水電站,裝機容量共13萬千瓦,為全國最大電網亞的斯亞貝巴—納茲裏特—德雷達瓦電網的核心。第二大電網是由火電站組成的阿斯馬拉電網。

交通運輸

分割、崎嶇的地形長期不利國內交通。19世紀末,公路、鐵路開始發展,迄今不少地方仍以牲畜馱載為主要運輸工具。目前國內運輸以公路為主,通車裏程3萬公里(1982),其中碎石和柏油路14524公里,因多陡坡急彎,橋樑渡口設施簡陋,運輸能力低。以亞的斯亞貝巴為中心,有通往阿斯馬拉、阿薩布、季馬等重要幹線,以及東通索馬里和西通蘇丹的國際公路等。鐵路僅兩條,均屬窄軌。米齊瓦—阿科達特線全長306公里,是北部地區出海主要通道,但設備簡陋,運力低;亞的斯亞貝巴至吉布提首都吉布提港線全長 980公里(境內長784公里),是全國主要通海線路,承運2/3以上的進出口貨物。主要海港兩個:馬薩瓦港是北部地區門户,可同時停泊6~8艘海輪,腹地較小,吞吐量有限;阿薩布港同國內各重要城市間有幹線公路相連,貨運量增長迅速,港口在擴建中,可同時停泊3艘海輪,該港扼曼德海峽北口,交通與戰略地位重要,有較大發展前景。河流航運價值不大,僅西南部的巴羅河雨季可以通航,甘貝拉為惟一河港,部分咖啡經此外運。空運較發達,國內機場有30多處,亞的斯亞貝巴和阿斯馬拉有國際航空港。

參考書目

Mesfin Wolda-Mariam, An Introductory Geography of Ethiopia,First Published,Berhanena Salem H.S. ting Press,Addis Abeba,1972.

標籤: 埃塞俄比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n21z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