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什麼意思?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成事由於蕭何,敗事也由於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成語發音:chéng yě xiāo hé,bài yě xiāo hé

成語解釋: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成事由於蕭何,敗事也由於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成語出處:宋 洪邁《容齋續筆 蕭何紿韓信》:“信之為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

成語繁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複句式;作分句;指成敗都在於一個人

成語結構:複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成也蕭何敗蕭何 查看更多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某心上至今不平。(明 馮夢龍《古今小説》第三十一卷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什麼意思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不論是成功還是敗亡都是由於同一個人的意思。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一句諺語,為民間對西漢建國功臣蕭何一生的經典概括。

“成也蕭何”是指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是指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

典故:韓信經蕭何舉薦被劉邦任為大將軍,為漢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勞,漢朝建立後被封為楚王。晚年的劉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後,政權旁落他人,為了劉姓政權的長治久安,必須剷除隱患。他認為在諸位將領中,功勞最大、才能最強、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險的敵人。

因此,韓信首當其衝。可是,除掉韓信談何容易!劉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馬也未必能取勝,其他諸將更不是韓信的對手。

蕭何(前257年-前193年),漢族,沛豐人,早年任秦沛縣縣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史稱“蕭相國”。

攻克咸陽後,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户口,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蕭何採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

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漢十一年(前196年)又協助劉邦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劉邦死後,他輔佐漢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諡號“文終侯”。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什麼意思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意思是:成事由於蕭何,敗事也由於蕭何。“成也蕭何”是指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是指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策,不論是成功還是敗亡都是由於同一個人。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一句成語,為民間對西漢建國功臣韓信一生的經典概括。

原文:

及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為郎中。數以策幹項羽,羽不用。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未得知名,為連敖。坐法當斬,其輩十三人皆已斬,次至信,信乃仰視,適見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滕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與語,大説之。言於上,上拜以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信度何等已數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誰?”曰:“韓信也。”上覆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王曰:“吾亦欲東耳,安能鬱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王曰:“吾為公以為將。”何曰:“雖為將,信必不留。”王曰:“以為大將。”何曰:“幸甚。”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後人根據這段歷史,引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一成語來,比喻事情的成敗或好壞都由於同一個人。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什麼意思?

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

【拼音】

chéng yě xiāo hé

bài yě xiāo hé 123

【含義】

成事是因為蕭何,敗事也是因為蕭何。指事情的成敗或好壞都是由同一個人或同一事物造成的。

【示例】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演義》第一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吾當以此言轉贈袁公。”

【出處】

①宋·洪邁《容齋續筆·蕭何紿韓信》:“信之為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

②宋·沈瀛《減字木蘭花·成敗》詞:“禍常因酒。酒亦令人能介壽。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更是多。”

【故事】

漢初名將韓信,淮陰(今屬江蘇省)人。年輕時,在家鄉生活孤苦,人們多瞧不起他。項羽和他的叔父項梁起兵反秦,韓信去投靠,但未顯才能。項梁敗死後,項羽派他當了一名傳衞官。他雖然向項羽提出過一些建議,但並未被採納過。後來韓信離開項羽,另投劉邦。

據《史記·淮陰侯傳》,劉邦起初也未重用韓信,只讓他當一名小軍官,有一次犯了軍法,還差點兒被處死。免死後也只當一名治粟都尉(管軍糧的官員),沒法施展他的軍事才能。他同劉邦的親信蕭何談話之後,蕭何卻非常欽佩他,認為他是個卓越的軍事天才。

那時,劉邦被封為漢王,封地漢中,地區偏狹,難於發展。部下又多是劉邦家鄉(江蘇北部)一帶的人,都想回家,因此紛紛逃跑。韓信見劉邦不予重用,也就跟着逃跑。蕭何聽説韓信走了,趕緊連夜去追,親自把韓信追回。劉邦抱怨蕭何小題大做,蕭何説:“韓信不是普通人材。你若是甘願做一輩子漢中王便罷;如要取得天下,就非此人不可!”蕭何竭力讚揚韓信的學識和謀略,建議劉邦拜他為大將軍。

劉邦對於蕭何從來是言聽計從,便接受建議,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對於局勢的分析、估計和消滅項羽、統一全國的計劃,使劉邦聽了非常滿意。於是發兵東下,滅了魏國、趙國,收降了燕國,征服了齊國,最後又包圍了楚霸王項羽,把他徹底打垮,完成了統一,建立了漢朝。劉邦便做了漢朝的開國皇帝,即漢高祖,蕭何做了丞相。

劉邦做了皇帝后,對韓信卻不放心了,首先解除了他的兵權,改封他為“楚王”;不久又把他逮捕,赦免後再改封為“淮陰侯”。最後,劉邦的妻子呂后和蕭何商量出一個計策,把韓信騙進宮中殺害。

因為韓信的成就,是和當初蕭何的竭力推薦分不開的;而韓信最後的敗亡,也和蕭何有關,所以叫做“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形容既幫助、又破壞,做好做歹全因一人。宋洪邁《容齋隨筆》續筆八“蕭何紿韓信”:“信之為大將軍,實蕭將軍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6wd0n5.html